河南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3 河南省统计局

199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省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和省三级干部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国内市场基本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保持持续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330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0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010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250亿元,增长9.5%。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8857元,比上年提高5.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66元,比上年增长7.9%。

市场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下降5.8%和7.8%。

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经济效益不理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压力大,农民现金收入增幅趋缓,市场销售不旺,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下降。

二、农业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夏粮因灾减产,但经过努力,较好地实现了以秋补夏,初步统计,全年粮食总产量3945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麦产量2073.53万吨,减产12.6%;稻谷产量369.68万吨,增长7.8%;玉米产量1096.33万吨,增长35.7%。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棉花和烟叶生产在国家政策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下,种植面积减少,全年棉花产量72.84万吨,比上年减少7.8%;烤烟产量30.72万吨,比上年减少25.0%。油料产量302.00万吨,比上年增长9.2%。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持续增产。

造林绿化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03万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34.67万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畜牧、水产业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55.00万吨,增长12.9%;水产品产量26.00万吨,增长8.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731.6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1%;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载重汽车分别达到207.90万台和5.76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121.7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53.3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6%。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继续稳定增长,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8.8%。重工业生产快于轻工业。全年轻工业增加值657.29亿元,比上年增长5.4%;重工业增加值10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471.04亿元,增长2.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1998年全省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64.82亿元,增长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2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99.08亿元,增长11.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141.96亿元,增长11.8%。

但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品销售不畅,经济效益下滑。全年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6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利税总额226.64亿元,比上年下降9.4%。全年产成品资金占用319.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8%,应收帐款净额509.54亿元,增长19.9%。亏损企业亏损额69.67亿元,比上年上升18.3%,亏损面23.9%,上升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53.36亿元,上升11.9%,亏损面41.4%,上升5.8个百分点。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70.00亿元,增长11.7%。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841元/人,比上年提高7.9%。按房屋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38.8%,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但全省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生产下滑。全年完成建安工作量280.70亿元,下降6.3%。施工单位工程个数22891个,比上年减少23.0%。

地质勘察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1:50000区域地质调查3960平方公里。地质勘察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14.37万米,新发现矿产地12处,比上年增加1处。提交可供工农业建设利用的地质报告5份。新增探明矿产储量15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增加投资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初步统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国有经济投资708.99亿元,增长12.2%;集体经济投资262.20亿元,增长17.8%;其他投资358.81亿元,增长18.0%。按投资管理渠道观察,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30.08亿元,增长15.9%;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65.52亿元,下降2.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7.95亿元,增长12.0%。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受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影响,农业和交通邮电通信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年累计完成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75.72亿元,增长30.4%。其中,农业投资11.36亿元,增长95.2%;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141.83亿元,增长41.5%;城市住宅投资100.46亿元,增长26.1%;房产公用设施服务及仓储业投资36.96亿元,增长13.4%。

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洛阳化纤工程等项目施工进度加快,鸭河口电厂、平顶山尼龙66盐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漯河至许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新开工项目增长较快。全年新开工项目7540个,比上年增加1329个。行业结构基本合理,农林水利、交通通讯、仓储、城建环保、电网改造、城市住宅等基础设施项目占新开工项目建设总规模的61%。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86.2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2.3%。建成投产项目703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9.5%。竣工面积为2410.30万平方米,竣工率为50.0%。基本建设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发电机组容量200万千瓦,原油开采35万吨,新建铁路交付运营里程12公里,新建高速公路49公里等。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缓。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439.12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6.1%。其中,铁路1083.35亿吨公里,下降8.2%;公路355.69亿吨公里,增长0.8%;航空840万吨公里,下降6.7%。旅客周转量完成639.8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2%。其中,铁路310.79亿人公里,增长4.7%;公路320.88亿人公里,增长2.1%;航空8.20亿人公里,下降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