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运输、邮电、旅游 公路运输能力持续增强,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全市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5175万人,比上年增长23.3%;客运周转量550071万人公里,增长24.3%;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4196万吨,增长22.7%;货运周转量381092万吨公里,增长25.6%。截止年末,我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964公里,其中:省级及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1484公里,国道316.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3.6公里。"村村通工程"进程加快,2007年新建通车1243.5公里,年末已达11969.8公里。 邮政电讯通信业成长性良好。2007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9亿元,比上年增长6.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2.7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局用固定交换机容量641.1万门,比上年增长25.4%;年末固定话机及小灵通用户总数达136万部,比上年增长9.1%;移动话机总数达280.9万户,增长55.0%;上网用户达到16.43万户,比上年增长46.7%。网络服务不断拓展,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04.7万人次,旅游收入14.87亿元,分别增长20.9%和23.8%;接待国外游客4048人,旅游收入101.6万美元,分别增长35.4%和39.2%。 六、内外贸易 消费需求增长稳健,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消费品市场中县区以下实现零售额151.7亿元,增长18.8%。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54.2亿元,增长14.0%;零售业零售额225.6亿元,增长21.3%;餐饮业零售额38.1亿元,增长17.8%。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46.5亿元,增长18.7%;私有经济零售额281.1亿元,增长19.2%,其中个体经济零售额240.4亿元,增长19.4%。 对外经贸快速上升,利用投资迅速增加。2007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851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出口总值723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3%。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4个,合同外资金额1838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0.2%;实际利用外资103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5%。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2.1亿元,增长40.2%。其中:增值税完成5.36亿元,增长35.5%;营业税完成8.77亿元,增长36.2%。全年财政支出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0.37亿元,教育支出22.3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81亿元,财政调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金融运行平稳,信贷规模扩大。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0亿元,比年初增加73.6亿元,同比多增3.2亿元,增长14.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27.1亿元,比年初增加55.8亿元,增长15.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4.7亿元,比年初增加47.2亿元,同比少增11.3亿元,增长11.9%。 2007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360.4亿元,增长2.9%,其中储蓄存款收入1718亿元,增长5.2%;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357.5亿元,增长2.8%,其中储蓄存款支出1620亿元,增长5.2%;农副产品采购支出118.1亿元。年内现金收支相抵净回笼2.96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保险费收入13.75亿元,增长21.3%;赔款支出4.52亿元,增长67.4%。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展,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 八、科技、教育、文化 科研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64项,其中省级及以上计划35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78项,其中有7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全年共签各类技术合同375项,合同金额1亿元。随着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日益显现。专利工作受到充分重视,2007年全市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965项,比上年增加319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共向本专科院校输送新生46001人,其中本科生12089人,比上年增加591人。年末全市拥有高等院校2所,在校生23963人;中等职业学校77所,在校生9.7万人;普通初级中学328所,在校生41.9万人;普通高级中学69所,在校生19.2万人;小学共1776所,在校生83.2万人。小学毕业升学率97.08%,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86%。 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全市拥有国有书画院1处,民办较大规模书画院1处,博物馆5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1个,艺术馆1处,文化馆9处。公共图书馆9处,藏书总量62.6万册(件)。艺术表演团体11个,乡镇文化站162处。全市拥有无线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座,调频发射和转播台10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5.86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7%和90%。 九、卫生、体育、计划生育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07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8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5所;医院、卫生院编制病床位15569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834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001人,注册护士5705人,全市每万人中已拥有执业医生10.9人,拥有医院病床床位17.03张,医疗条件和防病治病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拥有体校10所,其中业余体校9所,在校生共1092人。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共获金牌114枚、银牌97枚、铜牌95枚。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2007年,全市共施行各种节育手术10.4万例,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达156.5万人,节育率为91.9%,晚婚率68.5%,合法生育率98.7%,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了保障。 十、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据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省统计局公布,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16.55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7年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14934元,比上年增加3063元,增长25.8%;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9715元,比上年增长19.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23元,比上年增加543元,增长15.6%。年末人均居民储蓄存款4672元,比年初增加570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812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79元,比上年增加19.7%。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指标名 单位 指标值 指标名 单位 指标值 摩托车 辆 49 照相机 架 40助力车 辆 60 钢琴 架 1家用汽车 辆 1 微波炉 台 35洗衣机 台 100 空调器 台 105电冰箱 台 88 淋浴热水器 台 70彩色电视机 台 128 消毒碗柜 台 7家用电脑 台 48 健身器材 套 2组合音响 套 20 固定电话 部 84摄像机 架 3 移动电话 部 178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电视机 台 76 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台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