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3 聊城市统计局

聊城市统计局(2009年2月25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形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各项改革全面深化,结构调整绩效显著,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252.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0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38.98亿元,增长14.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92.05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326.66亿元,增长15.5%。三次产业比例由15.1:59.0:25.9调整为14.9:59.0:26.1。人均生产总值22556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3246美元),增长12.3%。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2008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0.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截止到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数发展到7.35万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12.78亿元,从业人员达13.37万人;私营企业1.20万户,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18.35亿元,从业人员达11.79万人。

价格上涨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前高后低走势,12月份涨幅降至最低。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涨幅5.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8%,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95个百分点,仍是拉动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消费价格上涨1.3%,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8%,提高2.05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4.0%,提高7.85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8年全市实际到位市外投资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到位116.10亿元,增长32.2%,其中,工业投资103.90亿元,占89.5%;服务业投资11.20亿元,占9.6%。共引进千万元以上市外投资项目479个,其中计划投资过亿元的项目28个。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0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9.35万人,比上年增长14.2%,农村劳动力转移13.40万人,增长24.1%。下岗职工再就业3.71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9万人,分别增长0.01%和19.3%。安排支持就业再就业资金1443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7%,低于省下达控制目标。年末在岗职工32.90万人,增长2.8%。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08年全市各类安全事故2123起、死亡281人、受伤1429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1%、2.4%、22.9%,直接经济损失0.11亿元,增长28.8%。全市4家企业获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称号。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加大,抵御外部影响的能力依然较弱,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市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200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80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实现农业产值246.96亿元,增长1.1%;林业产值1.94亿元,增长3.4%;牧业产值84.98亿元,增长12.3%;渔业产值3.90亿元,增长14.3%。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538.47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播种面积1073.29万亩,减少2.1%;棉花播种面积110.97万亩,增长0.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1.68万亩,增长6.5%;蔬菜瓜类播种面积290.46万亩,增长6.7%。

主要农作物喜获丰收。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59.92万吨,比上年增长1.0%,单产428.52公斤/亩,增长3.1%,总产和单产连续第五年获得丰收,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棉花总产量9.74万吨,增长5.9%;油料作物总产量16.52万吨,增长4.4%;蔬菜瓜类总产量1017.98万吨,增长7.0%;水果产量51.03万吨,增长0.4%。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造林面积10.57万亩,比上年增长23.9%;本年新增育苗面积2.66万亩,增长3.9%;森林覆盖率达到29.2%,比上年提高1.10个百分点。

畜牧业形势良好。2008年全市肉类总产量43.28万吨,比上年增长13.1%;蛋类总产量23.36万吨,增长8.3%;奶类总产量5.91万吨,增长10.3%。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市生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198.34万头、27.77万头、193.48万只和1.32亿只,分别增长13.5%、3.1%、31.7%和21.0%;年末生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119.09万头、34.29万头、116.32万只和3797.38万只,分别增长16.6%、18.3%、40.6%和22.5%。

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0.25万亩,比上年增长231.2%;水产品总量6.34万吨,增长48.8%,其中鱼类产量6.21万吨,增长50.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通电话村数5748个,通汽车村数5740个,自来水受益村数4613个,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100%、99.9%、8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56家,比年初增加192家,增长12.3%。实现增加值674.37亿元,增长16.9%。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23.75亿元,增长17.3%。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9.08%,与上年基本持平。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增强。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43.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4.43%,比年初提高1.57个百分点。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0.89亿元,增长17.7%,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值34.74亿元,增长39.6%;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品实现产值36.54亿元,增长2.3%。

主要工业品产量大部分保持增长。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实现利润160.36亿元,实现利税248.49亿元,分别增长15.3%和15.5%。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280户,增加37户,其中利税过亿元企业27户,增加4户。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重下降2.09个百分点。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保持平稳。“5513”工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0.06亿元,增长23.2%;实现利润96.95亿元,增长6.7%,实现利税148.03亿元,下降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