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7年,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积极推进两个转变,突出发展主题,实施“工业兴区”战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物价低水平运行,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初步统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0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亿元,下降22%;第二产业增加值913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53.0亿元,增长18.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0%、44.3%、25.7%。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增加,下岗职工增多,再就业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等,需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认真加以解决。 一、农业 1997年我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全区人民奋起抗灾自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底限度,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118.16亿元,按90年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8%。其中,种植业产值61.82亿元,下降0.7%;林业产值1.85亿元,下降9.0%;牧业产值44.54亿元,增长0.8%;渔业产值9.95亿元,下降6.1%。 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秋粮损失最大。但是,夏粮和棉花获得好收成。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7年(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82.67 -14.1 其中:小麦 123.13 16.3 秋粮 59.54 -44.4 棉花 5.04 15.9 油料 0.83 -7.8 其中:花生 0.81 -1.2 水果 31.35 -7.6 蔬菜 180.29 5.5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1997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5689公顷,比上年增长14.0%。完成四旁植树524万株,育苗面积90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7.9%,比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各级把畜禽规模饲养作为营造畜牧业大发展的基础来抓,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畜产品产量有所增加。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1997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15.05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海水产品10.74万吨,增长5.2%;淡水产品4.31万吨,增长14.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1997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6.72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4.8%。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19.46万千瓦,增长17.8%。全区拥有农用拖拉机5.32万台,增长42.2%;农用载重汽车3300辆,增长17.9%。农用化肥施用量20.86万吨(折纯),增袄8.9%。农村用电量4.48亿千瓦小时,增长21.4%。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90万公顷,增长10.6%。 二、工业 回到页首 1997年,全区工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认真贯彻“三改一加强”的方针,强化经营管理,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997年,全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完成增加值4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9.05亿元,增长10.o%,集体工业增加值23.05亿元,增长19.0%,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15.0%,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增强。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103户,实现利税8.75亿元,占全区工业利税的60.6%。实现利润3.81亿元,占全区工业利润的52.9%。二是工业品出口势头强劲。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出****货值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县属以上工业完成11.65亿元,增长15.0%F乡办工业9.69亿元,增长34.5%。三是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轻工业增加值28.30亿元,增长12.0%;重工业增加值16.37亿元,增长12.0%。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好于全省平均水平。1997年,全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5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产品销售率达到97.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产销率97.05%,集体工业产销率92.92%,其他类型工业产销率112.3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7年 比上年增长% 纱 8.87万吨 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