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3 滨州市统计局

全区有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57.8万册。有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2座,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85.0%。全区报刊、图书出版发行量增加,《滨州日报》发行1252万份,《滨州广播电视报》发行364万份。杂志、图书内部出版65种,共12万册。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条件继续改善。1997年末全区有各类医疗机构176处,其中医院125处,卫生防疫机构23处,妇幼卫生机构7处。全区卫生机构床位7578张,其中医院754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945人,其中医生3635人,护师和护士2822人。农村卫生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有乡镇卫生院94处,其中一级甲等卫生院29处,占30.9%。行政村卫生室4146处,其中甲级卫生室2462处,甲室率59.4%。乡村医生6895人,五个县、市成为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占全区61.8%,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60%,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97年全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运动普遍展开。地区公路局荣获“全国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另有七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都受到国家体委表彰。竞技体育水平更上一层楼,在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我区选手成冉与队友协作,荣获赛艇比赛冠军,结束了滨州健儿与全运会金牌无缘的历史。1997年,在全国各级比赛中,获金牌11枚,银牌8枚,铜牌12枚;在全省青少年“希望杯”比赛中获金牌34枚。我区向国家及省运动队不断输送人才,1997年向省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11人,累计输送外训优秀运动员43人,其中国家队2人。

九、环境保护

回到页首

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发展,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绩。1997年,全区环境保护卫作仍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加大,限期治理工作全面展开,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区完成治理项目6个。已完工正在调试的项目6个,正在施立的项目3个,累计投资6802万元。

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又有新进展,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已经完成,海河流域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治理的流域之一。全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2.5%,建成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92.5%。

加大《环境保护法》执法力度,信访结案率达100%。全区发生污染事故七起,处理七起。滨州市已建成烟尘控制区12.3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6.5平方公里。全民环境科研监测工作又上新水平,获得各类检测数据32989个,完成科研课题6项。

十、市场物价

回到页首

1997年,全区市场物价总水平在上年明显回落的基础上又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是改革开放近十三年以来的最低涨幅,有效地实现了年初行署制定的物价控制目标,对保隙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7年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

一、商品零售价格                 1.4

二、居民消费价格                 2.3

1、 食品类                     -1.4

其中:粮食                 -7.7

肉禽及其制品                5.4

水产品                      2.2

菜类                       -8.6

2、衣着类                       3.7

3、家庭设备及用品类             2.1

4、医疗保健类                   8.3

5、交通和通讯工作              -4.8

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1.4

7、居住                         6.8

8、服务项目                    11.8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1.4

十一、人民生活和人口

回到页首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997年,滨州市区城镇居民科支配收入5200元,比上年增加6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6元,比上年增加168元,增加9.4%,全区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79.0%。职工平均工资5329元,比上年增加434元,增长8.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92亿元,增长20.7%。

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继续增加,1997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数量如下:

城市          农村

电视机(部)          102            99

其中:彩电         102            20

电冰箱(台)          100           5.7

洗衣机(台)           92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