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外经外贸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5.82亿美元,增长38.7%,其中,出口总额11.29亿美元,增长44%;进口总额4.54亿美元,增长27.1%。全年新批利用国外项目120个,合同利用外资5.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6亿美元,分别增长72%和100.2%。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6.6%,提高8.3个百分点。1357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6.3%;实现利税54.5亿元,利润35.1亿元,分别增长39.3%和39.7%。年末工商注册私营企业1.83万家,个体工商户18.12万户;个体私营注册资金230亿元,比上年增长47.8%。 五、交通运输、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83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2公里,一、二、三级公路分别为220.7公里、2526.5公里和2499.5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4.45万辆,其中轿车4.12万辆。全年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26.76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35.42亿人公里。临沂机场飞机起降1802架次,航空货邮量639.7吨,客运量5.25万人次。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44亿元;电信业务总收入23.6亿元。年末固定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41.6万门,其中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245.6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9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19.16万户,比年初增加43.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0.22万户,比年初增加58.4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年末全市旅行社54个,增加11个。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50.5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9.4亿元,分别增长16.5%和41.4%。接待入境游客1.13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27.6万美元。 六、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69.19亿元,增长30.6%。地方财政收入37.58亿元,增长34.7%。财政支出67.29亿元,增长26.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4.1亿元,比年初增加116.1亿元,储蓄存款余额500.7亿元,比年初增加64.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00.1亿元,比年初增加82.8亿元。短期贷款445.4亿元,增加85.8亿元,其中工业贷款91.6亿元,增加27.4亿元;农业贷款164.7亿元,增加36.6亿元;私营个体经济贷款34.4亿元,增加9.2亿元。中长期贷款109.5亿元,增加23.3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50.1亿元,增加12.4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19.6亿元,增长11.4%,其中财产险收入5.5亿元,人身险收入14.1亿元,分别增长48.6%和1.4%。保险赔付支出4.2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1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1.1亿元。 七、科技、文教、卫生、体育 2004年,全市共争取和实施了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0项,其中省以上科技攻关项目8项,火炬计划项目4项,星火计划项目6项,省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个。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31项,其中2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受理申请专利754项,授权专利395项。 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书圣”文化节、第四届广场艺术节、2004年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组织了《正气之歌》廉政文艺晚会。音乐舞蹈史诗《沂蒙颂歌》等一批优秀剧目在国内比赛获奖。全年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50个。全市各类表演团体组织演出645场次,观众50万人次。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12个,档案馆1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处。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84.94%和88.12%。全年广播节目播出3万小时,电视节目播出2.4万小时。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53万户。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临沂大学建设进展较快,完成投资5.4亿元,首批1062名学生入住新校区。学年末,全市各类学校6687所,在校学生173.61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3.2万人,比上学年增加0.76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1.26万人,减少1.18万人;小学在校学生68.38万人,减少9.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84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入初中升学率99.39%,初中升入高中比例为45.89%。 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完成投资3515万元,全市18个项目已有14个项目完成了主体工程。全市各类卫生机构396处,其中医院71处,卫生院197处,专科防治所(站)15处。全市诊所、卫生室、医务室631处,农村卫生室4083处。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99万张,病房使用率63.78%。卫生技术人员2.26万人,其中医生1.04万人。各级医院、卫生院共完成诊疗人数1285万人次。 成功举办第三届市运会,近5000名运动员参加了各项赛事。7人打破5项个人纪录,3队打破3项集体纪录。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80次,参加人数8900人次。在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44枚,其中金牌20枚。 八、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 实施“畅通、绿化、光亮、蓝天”四大工程,开展城市综合整治,城市环境明显好转。拆除违法建筑35处,拆除城市“露头丑”72处。取缔淘汰了1万吨以下燃炉灶1060台,城区空气良好率提高18.6个百分点。查处噪声污染55起。新建、扩建和改建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31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8.7%,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20.1%,分别提高0.21个、3.02个和2.03个百分点。 抓好“平安临沂”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全年公安机关受理治安案件2.68万件,各级法院收案6.07万件,结案5.94万件。律师事务所44个,专职律师398人,代理诉讼1.41万件。公证处13处,办理公证文书3.7万件。 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037起,死亡677人,伤2683人,经济损失1802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25.8%、18.8%、28.8%和20.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805起,死亡643人,重伤2671人,经济损失1098万元,分别下降25.8%、19.3%、28.8%和30.8%。 九、居民生活、劳动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9元,增长12.1%,其中工薪收入6583元,增长9.4%;个体经营收入298元,增长14.2%;转移性收入740元,下降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211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增长13.3%,其中工资性收入1135元,增长5%;家庭经营收入1905元,增长19.8%;财产及转移性收入118元,增长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976元,增长10.6%。年末城乡居民住房使用面积分别为21.5和26.2平方米。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新参加失业保险职工0.9万人,累计达到38.2万人;新增养老保险职工4.64万人,达到53.55万人;新增基本医疗保险职工1.2万人,达到43.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4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全年享受低保人员6.7万人。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拥有床位9617张;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4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9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