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3 临沂市统计局

2004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群众利益、结构调整等重点问题,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12亿元,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04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531.4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333.56亿元,增长17.3%。三次产业之比为14.5:52.5:33.0。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工商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有提高。全社会用电118.3亿千瓦时,增长34.5%,其中工业用电96.5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11.8亿千瓦时,分别增长40.8%和13.1%。

一、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明显好于上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0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52.9万亩。粮食亩产363公斤,增加41公斤;总产345.5万吨,增加41万吨,总产、单产均为2000年来新高。油料产量69.6万吨,水果产量142.6万吨,蔬菜产量548.9万吨,分别增长9.2%、11.9%和6.3%。棉花产量1.4万吨,增长56.5%;烤烟产量3.2万吨,下降2.4%。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新造林66.7万亩,封山育林26.1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89.3万亩,新育苗5.1万亩,义务植树1540万株。年末速生丰产林90.5万亩,增加10.5万亩;林木蓄积量922.6万立方米。

牧渔业稳步发展。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519.1万头、25.2万头、258.5万只和1.01亿只,分别增长4.1%、5%、5.9%和11.9%。肉类、禽蛋、牛奶产量为59.9万吨、26.2万吨和6.3万吨,分别增长3.1%、2.3%和39.7%。年末生猪存栏334.7万头、羊存栏240.2万只,牛存栏49.7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4万头,增长54.5%。水产品产量9.5万吨,增长9.2%。

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8万亩,涉及农户24.3万户。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1541个,其中龙头企业1057家,中介组织217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89个。全市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3个,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188个。

农村投入增加,生产条件改善。“村村通硬化公路”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9.4亿元,改造建设乡村公路8352.7公里;“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全年累计发放贷款43.8亿元;“千村帮扶”工程全年投资5301万元。年末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2064平方公里;新建水利设施8727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5.5万亩。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681万千瓦,增长4.3%。农用汽车0.94万辆,拖拉机31.7万台。全年农村用电量22.5亿千瓦时,增长7.4%。化肥使用量(折纯)41.9万吨,增长5.9%。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513.8亿元,增加值437.4亿元,分别增长25.6%和18.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407家,累计达到1606家,资产781.6亿元,增长28.2%;完成总产值908.8亿元,增加值272.2亿元,分别增长40.1%和31.6%。主要行业逐渐壮大。35个行业中有33个生产增长。食品工业完成产值235亿元,建材工业121.2亿元,化工行业88.6亿元,纺织服装业62.9亿元,木业加工业42.3亿元。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完成产值457.5亿元,增长54.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3%;轻工业产值451.3亿元,增长27.7%。1529家制造业企业完成产值846.9亿元,增长38.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3.2%;243家装备制造企业完成产值118.6亿元,增长25.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1%。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14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94%,提高3.03个百分点。有128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其中13家企业产值过1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30家和8家。金锣集团完成产值过百亿元。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09.7亿元,利税合计76.3亿元,利润总额44.5亿元,分别增长47.4%、32.7%和33.4%。100家企业实现利税过千万元,其中14家企业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17家和5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0.1%,提高9.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7.2%,提高0.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63次,加快0.29次;全员劳动生产率6.79万元/人,增长34%。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4亿元,增长25.5%。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34家,全年实现利税6.05亿元,增长26.3%。房屋施工面积123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90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3.8亿元,增长40.3%。从投资单位性质看,国有及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经济类型单位投资200亿元,增长27.3%;集体单位投资98.4亿元,增长37.7%;个体私营单位投资205.4亿元,增长57.2%。从建设性质看,基本建设投资311.1亿元,增长36.4%;更新改造投资166.7亿元,增长53.5%;房地产开发投资26.1亿元,增长15.8%。从投资区域看,县及县以上城镇投资290.3亿元,增长33.5%;农村投资213.5亿元,增长50.7%。从投资规模看,4744个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10.4亿元,增长35%,168个过亿元项目完成投资166.1亿元。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6亿元,占1.1%;第二产业投资251.9亿元,占61.4%,其中工业项目投资225.9亿元,占55.1%,比重提高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53.8亿元,占37.5%。商品房施工面积216.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9.1万平方米,销售面积99.6万平方米。临沂经济开发区完成投资17.8亿元,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投资7.3亿元。年初市政府确定的9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2亿元,12个项目年内竣工。

四、国内市场、外经外贸、民营经济

消费品市场较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9亿元,增长15.5%。从城乡看,市三区零售额138.9亿元,增长16.3%;县城零售额88.2亿元,增长15.5%;农村市场零售额82.8亿元,增长14.1%。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均实现较快增长,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9.2亿元,增长16.5%;餐饮业零售额28.1亿元,增长16.5%。汽车销售持续旺盛。全市销售消费型汽车2.14万辆,零售额23.9亿元,增长40.4%。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616.7亿元,增长16%,其中临沂批发城成交额380亿元,增长16.1%。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36家,成交额36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14家,成交额301.6亿元。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查处商品交易市场违法违章案件1215件,农资市场违法违章案件40件。

物价水平提高。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4.8%。分项目看,食品价格上升12.7%;衣着下降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1.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0.4%;交通和通讯上升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0.5%;居住上升7.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7.7%。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升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