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电信事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28亿元,增长22%;电话放号17.6户,达到65万户,增长32%;上网用户新增1.14万户,累计达1.55万户。综合通信能力长足发展。全市新增长途电路2800条,达到10492条;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01万门,建成潍坊本地网东环、西环、内环三个光缆环路,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达4048公里,中继光缆纤芯长度达43976芯公里。全市10个县市区建成开通信息港,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完成ATM宽带网建设,ATM网上远程教学、远程会议系统投入使用。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平稳偏淡。1999年,我市消费品市场在多数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下,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4.9亿元,比上年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启动初见成效,全市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14.5亿元,增长9%,高于城镇近4个百分点。全市国有经济零售额33亿元,下降5.4%;集体经济零售额31.9亿元,下降9.7%;个体经济零售额116.4亿元,增长12.6%;私营经济零售额26.6亿元,增长21.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1.3亿元,增长5.3%;餐饮业零售额22.6亿元,增长17.3%,制造业零售额33.8亿元,下降2.6%;其他行业零售额15.6亿元,增长9.6%。 集市贸易平稳增长。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1327处,增加35处。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59.1亿元,增长5.5%。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外贸出口止降转升。1999年,全市外贸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努力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对欧美市场和中东市场的开拓力度,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扭转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外贸出口下降的局面,并实现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199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963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进口24889万美元,下降8.1%,出口71507万美元,增长11.5%。其中自营出口43283万美元,增长6.0%;三资企业出口28224万美元,增长21%。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40113万美元,增长26.2%;加工贸易出口31374万美元,下降2.9%。出口产品结构趋向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50826万美元,增长8.7%,其中机电产品出口5755万美元,增长28.7%,所占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年内有34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其中民营企业3家;出口创汇过500万美元的企业26家。 实际利用外资略有增长。全年共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03项,比上年增加12项;合同外资额1.24亿美元,增长23.8%;实际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增长3.8%。利用外资大项目增多,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外商投资过500万美元的项目5个,合同外资额6529万美元,占总量的52.5%。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新发展。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5877万美元,完成营业额4798万美元,外派劳务1376人,兴办境外企业2家。 对外交往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1999年,全市共接待境外宾客21516人次,增长10.5%,创汇528万美元,增长22.7%。国内旅游发展较快,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02万人次,旅游收入22.6亿元,分别增长11.1%和12.1%。 八、财政金融 1999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5.0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1.04亿元,增长3.7%,上交中央“两税”24亿元,增长12.6%。财政支出完成37.15亿元,增长3.9%。全市已连续13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地方财政收入项目中,增值税(25%部分)增长16.5%,营业税下降15.3%,企业所得税下降10.7%,个人所得税增长16.1%。 金融业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1999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货币信贷政策加大信贷投放,改善金融服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支持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5.4亿元,比年初增加59.2亿元,比上年多增6.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87.3亿元,比年初增加42.5亿元,比上年少增14.9亿元。贷款投放进度提前,有效支持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农业、出口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14亿元,比年初增加17.2亿元,剔除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因素,实际增加贷款33亿元。货币持续回笼,全年现金总收入1915.2亿元,总支出1895.1亿元,收支相抵货币净回笼20.1亿元,比上年少回笼12亿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实力有了较大提高,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1999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239项,其中有1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16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 获省科技进步奖28项,获省星火奖12项;授予市科技进步奖60项,市星火奖29项。 科技计划实施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新产品试制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48项,安排资金3400万元,争取贷款额度2.1亿元,其中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50项,列入省以上各类科技计划198项。市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628万元,比上年增长9%。 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全市共实施国际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6项;认定技术合同1220项,合同金额1.26亿元,技术交易额9838万元;专利申请量1076;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6家,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30处,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已达450多种,年产值70亿元;全市各类科技机构累计发展到1790处,其中国有独立机构26处,高等院校机构40处,厂办机构72处。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取得新的进展。全年续建和新批复建设项目46项,总投资11.6亿元,其中生产性项目16项,总投资3.9亿元,全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新批准成立三资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580万美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新批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达27家,其中民营高科技企业20家。1999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亿元,技工贸总收入34亿元,财政收入59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0元。 海洋化工高新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2亿元。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6亿元,销售收入24.7亿元,利税2.4亿元。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7个,投资8000万元。北洋绿色食品研究所投资2900万元的冷冻干燥食品项目、投资600万元的宏达公路设备项目,达到当年建设当年竣工;投资200万元的高科技示范园、投资49万美元的木地板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开工。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8亿元,增长35%,财政收入392万元,增长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