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1999年全市共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8.15亿元,新增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5.09万吨/日,供水管道95公里,煤气管道24公里,供热管道72.7公里,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长度114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74.6万平方米,安装排水管道100.3公里,路灯2423盏,新增公共绿地101公顷;城市用水普及率97.61%,用气普及率91.41%,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8.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17%。其中,市区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3.52亿元,新增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5万吨/日,供水管道49公里,煤气管道12公里,供热管道19.7公里,安装排水管道28.9公里,路灯930盏,植树50.1万株,新增公共绿地40.3公顷;城市用水普及率99.18%,用气普及率91.29%,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7.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2.16%。新建、扩建了东明路、新华路、和平路、胜利街等6条道路,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长度10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8万平方米。建成北海路与玄武街交叉口环岛,白浪河绿地广场基本竣工。潍坊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水处理土建部分全部完成,设备安装完成总量的80%。潍坊峡山水库供水二期工程竣工,累计完成投资5686万元,铺设供水管道19公里, 新增日供水能力5万吨。 环保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坚持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指导思想,完成58个污染治理项目,投入资金8427万元,新增废水处理能力9万吨/日,新增废气处理能力35万标立方米/时。全市346套废水处理设施共处理废水22983万吨,回用15547万吨,设施运行率、处理率、处理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3.9%、92.4%、79.1%。全市1023台工业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废气615亿标立方米,废气处理率78.4%。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87.9%。建成3个生态农业县、5个生态村、1个生态示范区,8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9678公顷。全年环保总投资达11.3亿元。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全年本专科录取人数达1.54万人,其中本科录取9236人,比上年增长49.2%,居全省各市地之首;全市10万多名初中毕业生全部实现一次考试、多家录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明显加快,普通高中招生36449人,比原计划扩招6800人,在校生96150人;普通中专招生15089人,比原计划扩招3300人,在校生39335人;职业高中招生20137人,在校生61665人。全市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各3所,分别招生2584人和6514人,在校生分别为7434人和16551人。继续巩固提高“两基”实施水平,努力化解持续升高的初中入学高峰期,全年初中招生190765人,在校生563204人,初中入学率达98.9%;加强农村小学合班并校工作,全市农村小学比上年减少500多所,每校在校生增加30%,总在校生74616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5%以上。三至六岁幼儿入园率达76%。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全市已申办成6所民办非学历高校,在校生达3690人。全市已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200余所,在校生4.5万人。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133所,其中各类医院、卫生院289所;医院床位1.89万张,增长3.3%;卫生技术人员2.59万人,增长2.3%,其中医生12488人,增长2.4%。积极开展防病治病工作,高密、诸城两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后无重大疫情发生;大力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工作,青州建成国家级卫生城市;乡村医生队伍得到加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78.6%;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加大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卫生下乡全面发展,全市派遣下乡医疗队400余支,巡回医疗群众80万人次。医学科研活跃,申报医学科研立项41项,获省、市及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73项。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有1800余件文艺作品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和各类展览、比赛活动中发表、获奖。市直三个专业剧团好戏连台,市吕剧团创编的吕剧《碧水长流》在全省公演后,引起很大反响。“文化下乡”活动活跃,全市9个专业剧团全年送戏下乡演出1000余场,城乡电影院及流动放映队全年放映1.5万余场,观众达120万人次。成功地举办了春节、第十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庆祝建国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等一系列大型团体歌舞、文艺演出、焰火晚会,极大地活跃了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艺术教育达标在全国领先,潍坊艺校有20多名毕业生升入了全国高等艺术学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潍坊博物馆竣工并对外开放。 体育事业不断壮大。积极组织篮球、体育舞蹈、长跑、太极拳(剑)等健康有益的群众体育活动,占领群众的业余活动阵地,以实际行动批判“******”的歪理邪说。参加省级比赛共获得金牌77枚,银牌63枚,铜牌47枚;参加全省农民运动会,获总分第一名。我市培养的运动员林伟宁在亚洲青年女子举重锦标赛上,两次打破世界纪录。承办了中韩足球对抗赛、中哈篮球对抗赛等体育比赛。 十二、市场物价 1999年,由于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进一步强化,全市市场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0.1%,食品类价格下降3.6%,其中粮食下降1.69%,肉禽及制品下降19.9%,鲜菜上升12.6%,衣着类下降5.5%,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1%,医疗保健类上升1.7%,交通、通讯工具类下降7.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2.7%,居住类上升5.7%,服务项目上升26.8%。全年零售物价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8.2%,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下降4.4%。 十三、居民生活与人口 居民收入低速增长。据抽样调查,1999年全市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5元,比上年增长0.8%;人均消费性支出4927元,增长0.5%。其中人均食品支出1620元,下降2.9%,人均衣着支出671元,增长3.5%,人均耐用消费品支出708元,增长15.2%;人均通讯支出152元,增长11.8%;人均文化娱乐支出763元,增长11.6%。年末百户城区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09台,电冰箱(柜)112台,洗衣机87台,空调器19台,摩托车29辆。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31元,增长2.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98元,下降3.7%。到1999年末,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10.6平方米和26平方米。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略有提高。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实现五区联网,初步形成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劳动力达 3.3 万人次,调整调剂职工7386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以内。中央关于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67.9万人,比上年减少3.3万人;全年工资总额46亿元,增长4.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787元,增长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