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纱 11670吨 16.5 布 1718万米 平 服装 118.75万件 -2.8 机制纸及纸 93362吨 16.3 汽油 22.48万吨 37.8 柴油 38.21万吨 39.0 合成氨 1.68万吨 23.5 农用化学肥料 2万吨 25.0 塑料制品 404吨 12.2 水泥 4.47万吨 -35.2 原油加工量 174.37万吨 37.5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7.7%,其中地方工业产销率为89.6%。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9.6%,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利润总额4.91亿元,增长34.9%;在综合指数中,工业资金利税率为10.6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提高0.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53.3%,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73721元/人,比上年增长14.4%;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上年的1.8次提高到2.5次。但工业产成品库存偏大,亏损额增加。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44亿元,比上年增长3.7%,增幅比上年回落7.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投资86.32亿元,下降4.7%;集体经济投资10.88亿元;其他各种经济类型投资4.24亿元。在总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6.11亿元,增长3.3%;&127;更新改造投资25.12亿元,下降8.6%;其他投资40.32亿元,增长2.1%;房地产开发投资1.1亿元,增长13.8%。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得到加强。东营港扩建工程2×3000吨级泊位正在抓紧建设;潍高路广饶段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西城胜华路等3条道路的改造和东城5条框架道路的延伸配套顺利完成;广饶杨家220kv变电站建成投运,东城220kv变电站已开工建设;&127;万门程控扩容、东西城光缆扩容及数字通讯系统已投入使用;中密度纤维板、pvc塑料管材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全市CATV有线电视网开通。东城水系与环境工程逐步完善,市自来水厂已基本具备供水条件,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有了新的改善。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59亿元,比上年增长4.6%。 交通邮电 交通条件继续改善。客货运量不断增加。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142.5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7.3公里。全年地方公路货运量1347.5万吨,客运量37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2.95%;货运周转量138442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5942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1万门。全年新安装电话3.1万部,年末市话达到9.62万部,农话达到1.74万部。移动电话发展到1.19万户,无线寻呼3.42万户,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 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商品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25.75亿元,增长32.0%;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4.55亿元,增长42.9%;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3.54亿元。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8.67亿元,增长14.3%;县的零售额5.5亿元,增长18.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5亿元,增长7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6.3%、9.9%和58.8%。 分经济类型看,集体经济发展较快。全年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0.47亿元,增长10.4%;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3.16亿元,增长89.5%;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及其他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0.46亿元,增长5.2%。 集贸市场日渐完善,交易额不断增大。全市商品交易市场229处,其中消费品市场223处,生产资料市场6处。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1.9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14.77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7.13亿元,分别增长17.1%和72.8%。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实际利用外资增加。全市出口创汇达到27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9.3%。实际利用外资23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3%。 市场物价涨幅回落,实现了全年调控目标。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3.4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7.5%,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0.4和3.5个百分点。 主要类别价格涨幅如下(%) 1、居民消费价格 13.4 食品类 10.0 衣着类 7.2 家庭设备、用品类 4.5 医疗保健类 8.1 交通和通讯类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