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群艺馆13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1个。全市共有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3.35%,比上年增加1.77个百分点;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3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5.23%,比上年增加1.12个百分点。坚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推动精神文明产品生产,举办了《血染的丰碑——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事迹爱国主义教育全国巡回展》。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8个,其中:医院66个,农村卫生院217个,门诊部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妇幼保健院12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272人,其中:医生5071人,注册护士4016人。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奋勇拼搏,共获得1枚金牌。余干籍运动员朱智福为我市夺得第一个亚运会冠军。群众体育运动进一步普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约占全部人口的50%。全年共发行体育彩票0.2亿元,其中,发行足球彩票392.6万元,比上年增长60%。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环保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45人,市、县级环境监测站4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0个,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0.75亿元。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得到重视。全市建成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924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0.76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622.13万人。全年全市出生率为15.12‰;死亡率为6.99‰;,自然增长率为8.13‰,与上年相比,下降0.48个千分点。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由于提高了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城镇贫困人口保障水平,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和补贴,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信州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达6182元,比上年增长14.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27元,比上年增长6.2%。全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463元,比上年增加1496元,增长14.11%。 劳动领域改革步伐加快,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就业人员291.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55万人;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2.6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1万人,下降11.65%。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2.5%,处于调控指标以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38.2%。“两个确保”继续得到落实,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得到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都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当期发放率100%,社会化发放率99.11%。 社会福利事业成效显著。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82个,收养人数6089人,提供床位8105张,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定期定量救济的达4.77万人,临时救济困难户达8.41万人次。全市各县(市、区)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市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91个,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6.23万人,比上年增加4.52万人。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228.96万元,接收社会捐赠款104.6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利润、税金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价值,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价值。表示一年内生产的可用于社会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3)个别数字与年初的快报数略有差距,以正式公报数为准。 (4)就业人员数据根据人口和劳动力调查资料整理。 (5)私营、个体户资料为工商部门登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