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1 赣州市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和横向经济联合

对外贸易:全年外贸出口总值570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自营出口3627万美元,下降21.4%;“三资”企业出口2082万美元,增长51.2%。

招商引资:全年全市实际引进外资1.06亿美元,增长30.2%;引进省外资金31亿元,增长34.5%。

旅游业:全年共接待境外游客4.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9%;旅游外汇收入975万美元,增长25.9%。

八、财政和金融、保险业

财政:全市财政总收入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0亿元,增长8.9%。财政支出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9.8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0.28亿元,增长18.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8.46亿元,增长23.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1.94亿元,增长14.9%。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5.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3亿元,增长5.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5.26亿元,增长4.2%;中长期贷款余额46.11亿元,增长15.2%。

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44561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941万元,增长7.8%;人身险保费收入30620万元,增长29.2%。财产险赔款金额6763万元,增长4.4%;人身险满期给付金额4144万元,增长43.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年末全市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18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2.24万人,比上年增长6.67%。全年有25项科技成果通过了国家和省市技术鉴定,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8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受理专利申请43件,批准授权专利38件。

教育:市内3所高校招生8288人,比上年增长25.0%;在校学生17523人,增长38.0%。普通中学招生17.74万人,在校学生42.95万人,分别增长9.3%、8.3%。小学招生14.81万人,在校学生80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1%。成人高校招收学生5487人,增长13.3%;在校学生13119人,增长31.8%。全市参加高、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共9.77万人次,获单科合格证3.72万科次,获得本科、大中专毕业证书894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8个,全年共演出3245场,其中到农村演出2185场;民间职业剧团120个,群众业余演出队175个。文化馆、群艺馆19个,文化站327个;图书馆18个,藏书139万册;博物馆16个;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85%,电视人口覆盖率91%;《赣南日报》全年发行1548万份。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35个,其中,医院83个,卫生院334个;拥有病床位1.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65万人,其中医生0.73万人。

体育: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体育活动。年内我市运动员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比赛中,共获奖牌2枚,其中金牌1牧。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9.83‰,比上年下降0.2个千分点;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807.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6.91万人,占82.57%。

城乡居民收入:城市(章贡区,下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4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13元,增加13元。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4.2平方米,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4.46平方米,增长2%,其中楼房面积占44.1%。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0.8%,分别比上年降低5.2和2.5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全市有各类职业介绍所89个,新增就业人员4.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有23.43万名职工和7.61万名退休职工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1%和7.6%;28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增长0.9%。全市民政部门办福利院、敬老院24个,收养838人;城镇乡村集体办光荣院、敬老院477个,收养1.37万人;民政部门及社会办福利工厂(店)47个,解决盲聋哑残人就业934人。集体给予供养的散居孤、老、残、幼人员3.26万人。

环保:全市有环境监测站1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保护区面积165平方公里。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3个,总投资283万元。城市中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46.3平方公里,增长17.2%;建成噪声达标区面积16.6平方公里,增长32.5%。

注:国内生产总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