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1 赣州市统计局

“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8.17亿元,比“八五”时期增加111.68亿元,增长88.29%。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状况明显改善。200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911公里,比上年增加323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3249公里,新增804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的比重92.71%。铁路全年完成货物发送量512万吨,增长4.33倍;旅客发送量167.4万人次,增长23.1%。公路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4733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8.38%;旅客周转量362664万人公里,增长15.04%。

邮电通信事业加快发展。2000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13亿元,比上年增长28.4%。住宅电话发展迅速,年末用户42.7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78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6.4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95部/百人。已通电话的行政村383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8.8%,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7.24万户,新增8.74万户。因特网用户成倍增长,年末用户2.8万户,比上年增长7.5倍。

六、国内贸易

随着我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在各项鼓励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活。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06亿元,比上年增长8.53%,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75亿元,增长9.0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3.31亿元,增长7.65%。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57.7亿元,增长10.58%;餐饮业零售额6.45亿元,增长12.2%;制造业零售额5.88亿元,下降2.68%;农业生产者零售额18.41亿元,增长6.71%。“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58亿元,比“八五”时期增加207.26亿元,增长1.18倍。

七、对外经济和横向经济联合

出口增加。全年外贸出口总值6009万美元,同比增长8.68%。其中,自营出口4040万美元,增长0.52%;“三资”企业出口1969万美元,增长18.4%。“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出口总值6.71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2.44倍。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2000年全市实际引进外资94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75%。全年实际引进内资23.05亿元,增长8.22%。“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进外资5.41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2.3倍。

旅游业继续发展。2000年我市共接待境外和国外游客3.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87%,其中外国人0.15万人次,增长86.36%。全年旅游外汇收入774.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7%。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形势稳定。200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9.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1亿元,增长9.3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9.21亿元,增长6.5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7.07亿元,增长9.54%。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5.6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52亿元,增长6.7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9.59亿元,增长5.72%;中长期贷款余额32.59亿元,减少1.19亿元,下降3.54%。

保险业稳定增长。全年保费收入36605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909万元,增长10.3%;人身险保费收入23696万元,增长12.8%。财产险赔款金额6506万元,人身险满期给付金额2891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扩大,科研取得新成果。年末全市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33万人,比上年增长1.71%,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2.10万人,增长9.97%。全年有15项科技成果通过了国家和省市技术鉴定,其中,填补国内空白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8项;受理专利申请41件,批准授权专利31件。年内共签订技术合同252个,协议金额4196万元。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00年,市内3所高校招生6628人,比上年增长20.4%;在校学生17523人,增长29.0%。9所中等专业学校招生5001人,下降20.7%;在校学生16946人,增长0.5%。普通中学招生16.23万人,在校学生42.9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5.7%,初中入学率95.2%。小学招生13.86万人,在校学生79.9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成人高校招收学生4845人,增长53.5%;在校学生9952人,增长19.0%。全市参加高、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共9.11万人次,获单科合格证3.11万科次,获得本科、大中专毕业证书803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全年共演出3438场,其中到农村演出2354场;民间职业剧团120个,群众业余演出队295个。文化馆、群艺馆19个,文化站359个,公共图书馆18个,藏书151万册,博物馆14个,文物藏品2.3万件。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2.9%,电视人口覆盖率89.8%,《赣南日报》全年出版发行1548万份。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38个,其中:医院83个,卫生院338个。拥有病床位1.21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6万人,其中医生0.73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0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46枚,其中金牌12枚。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中有87.53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据公安部门统计,2000年全市年末总人口794.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0.1万人,占83.1%。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全年城市(章贡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增长0.25%。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5.3%和2%。2000年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按可比价计算,比1995年分别增长48.9%和34.4%,“九五”期间年均增长8.3%和6.1%。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占33.7%;城市(章贡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3.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职业介绍所64个,新增就业人员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99%。社会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23.2万名职工和7.07万名退休职工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0.4%和5.0%,有27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增长39.2%。社会福利事业巩固提高。全市民政部门办福利院、敬老院24个,收养768人。城镇乡村集体办光荣院、敬老院445个,收养1.34万人。民政部门及社会办福利工厂83个,解决盲聋哑残人就业934人。集体给予供养的散居孤、老、残、幼人员3.3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