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1.53万人,比上年增长11.8%。普通高校在校生76.4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82.2万人、174.5万人和423.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0万人。拥有幼儿园6620所,在园幼儿9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3.0%,提高4.7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8%,提高0.8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提高0.1个百分点。各类民办学校616所,在校学生48.8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校13所。人才跨省流动进出比为1.15:1,继续呈进大于出的好势头。 表8 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万人 指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研究生 0.58 1.53 0.41 普通高校 25.2 76.4 26.5 成人高校 4.1 12.1 3.8 中等职业学校 22.3 59.0 20.0 普通高中 27.9 82.2 28.7 普通初中 66.8 174.5 60.1 普通小学 74.7 423.9 65.5 科技投入保持较快增长。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工程扎实推进,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4.1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生产总值的0.95%,同比提高0.06个百分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家。有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746件,增长5.6%;授权专利2295件,增长10.9%。全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7.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98.0亿元,占GDP的7.7%。 综合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共有36个实验室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全年共获3733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其中,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400张;共有242家企业获得1236张3C证书;共获156张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8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4.6万台件。开展定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4200批次;截止2008年底,共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375张。年末拥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5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9个。全年测绘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7525张,大地成果7929点,航摄成果12355片。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3个(含个体),文化馆101个,公共图书馆105个,博物馆96个。共有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8%;电视台12座,有线电视用户382.5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2%。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期刊、报纸3233种;期刊出版量5944万册,比上年增加418万册;图书16668万册,增加2414万册;报纸68119万份,增加369万份。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266个(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院)。其中,医院、卫生院203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37个,卫生监督检验所108个。卫生技术人员14.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5万人,注册护士4.8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9.3万张。乡镇卫生院1528个,床位2.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3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年末共有全民健身中心5个,青少年俱乐部81个,晨晚炼健身活动点4200个。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全年参加健身活动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98个,老区和贫困地区“雪炭工程”设施建设项目9个。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34枚金牌、29枚银牌和25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增长。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总人口为4400.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69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70.0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41%,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1.03万人,出生率为13.92‰;死亡人口26.35万人,死亡率为6.01‰;自然增长率为7.91‰。 表9 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总人口 4400.1 100 其中:城镇 1819.88 41.36 乡村 2580.22 58.64 其中:男性 2258.41 51.33 女性 2141.69 48.67 其中:0-14岁 986.06 22.41 15-64岁 3043.99 69.18 65岁及以上 370.05 8.41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97元,比上年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6元,增长14.7%。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000元,增长14.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7%。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5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24平方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78平方米和0.65平方米。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年初确定的八个方面60件实事全面完成。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6万人,其中,“4050”人员4.4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7亿元,增长55.7%,累计总额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直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4.8万人,带动就业人数15.1万人。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5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21.9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8.5万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和企业单位养老金月平均水平为1120元。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6.8亿元,月人均补差140元,提高55元;向150万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9.9亿元,月人均补差55元,提高30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50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9.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704.0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2930.2万人,参合率91.3%,统筹基金使用率86.2%。向城市居民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514.0万元。在全国率先为全省城乡586.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课书,34.6万名家庭生活困难学生得到政府资助。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5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33.2万平方米,受益户数分别新增2.14万户和2.66万户,基本实现全省社区市中心城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和所有县城低保家庭保障对象应保尽保;同时为农村低保对象维修改造危旧住房6500套,完成移民扶贫搬迁5.43万人。至2008年底,累计解决了3234.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