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8 宁德市统计局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工程个数993个,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637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64.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3.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6%;房屋竣工面积73.05万平方米,增长6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0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54.39亿元,增长2.7%;城镇集体和个体经济投资3.63亿元,下降14.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05亿元,增长18.9%。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受福宁高速公路竣工通车的影响,完成27.90亿元,比上年下降11.8%;更新改造投资12.89亿元,增长24.3%;房地产开发投资13.60亿元,增长24.3%。

投资结构不断调整,生产性投资明显加强,民间投资日益活跃。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23亿元,比上年下降44.3%;第二产业投资17.78亿元,增长50.7%,其中,冶金工业投资增长6倍,化学工业投资增长1.2倍,机械电子工业投资增长90.9%,电力工业投资增长29.7%;第三产业投资36.38亿元,下降10.8%,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下降49.4%。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27.01亿元,比上年下降25.4%;民间投资47.06亿元,增长36.3%,所占比重达63.5%,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商品住宅产销两旺。全年商品住宅完成投资8.02亿元,比上年增长57.9%;当年住宅施工面积158.79万平方米,增长84.9%;竣工面积50.24万平方米,增长87.5%。商品房销售面积57.55万平方米,增长3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1.74万平方米,占72.5%,增长24.9%。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38项在建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1.3亿元,占年计划的96%;共到位资金19.8亿元,占年计划的89.2%。其中9个项目实现投产或阶段投产:福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古田食用菌批发市场竣工投入使用,宁德“中国红”家居装饰材料批发市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宁德长兴城商贸广场A、B区提前竣工,福安闽东电机电器批发市场主体工程竣工,周宁农业科技园区鲜茶深加工项目投产运行,屏南合成刚玉系宝石项目四个主要生产车间和二条生产线已竣工,宁德市体育中心射击馆主体工程完成,东侨路网工程站前路、天王路中段、闽东路东兰段、21号路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大唐宁德火电厂、温福铁路、汽车改装、铁基湾围垦、宁德学院等项目前期工作均取得实质性成效。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长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市县消费品零售额57.02亿元,增长11.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9.30亿元,增长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2.29亿元,增长12.4%;餐饮业10.73亿元,增长3.5%;其他行业3.30亿元,增长0.1%。

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9倍,建筑装璜材料类零售额增长1.3倍,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0.8%,吃、穿、用基本生活用品销售稳步增长。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提高。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8.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企业毛利率12.3%,经营费用率3.1%;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进口总额0.06亿美元,下降11.7%;出口总额2.05亿美元,增长39.4%。在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9847万美元,增长40.8%;加工贸易出口697万美元,增长8.2%。各类企业出口全面增长。全年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出口4908万美元,增长21.8%;生产企业出口6138万美元,增长78.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9334万美元,增长28.5%。机电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全年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1.1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7.4%,比上年增长77.0%。出口队伍和市场不断壮大。全年新批外贸进出口经营权企业53家。2003年末全市共有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及取得经营资格的各类企业178家。按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124家,三资企业54家;按不同领域分,外贸流通企业30家,出口生产企业148家。出口市场遍及世界六大洲,与香港、台湾、东南亚、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埃及、尼日利亚、阿根廷、南非、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成效,全年新批境外投资生产性企业5家。

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项目32项,与上年持平;合同外资金额9380万美元,增长9.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旧口径)7588万美元,增长10.6%。在新签利用外资合同中,投向第一产业的合同金额108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8.6%;投向第二产业的合同金额5997万美元,增长2.4倍;投向第三产业的合同金额2297万美元,下降50.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2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综合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724.8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946.72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7.2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公路7.25亿吨公里,下降6.4%;水运19.98亿吨公里,增长24.8%。旅客周转量完成25.7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1%。其中公路25.4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1%;水运0.30亿人公里,增长1.8%。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41.78万吨,比上年下降23.4%。

邮电通信业保持增长。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0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80.7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5.48万户,其中普通电话用户53.35万户。在普通电话用户中,城市电话用户21.39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1.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56.0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1.3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45.17部。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福宁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形成了旅游高潮,“十一”黄金周的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7倍和3倍。全年接待过夜旅游人数58.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国内旅游人数58.25万人次,增长15.4%;境外游客0.21万人次,下降39.0%。全年全市出国(境)人数2.71万人次,比上年减少6.6%,其中因私出国1.44万人次,占出国(境)人数的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