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会展业稳步发展,年货会、3.15博览会、车交会、住交会、美食节等一系列常设性的展会连年不断。2005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饲料工业展示交易会、2005年秋季中国摩托车及配件展示交易会、第49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博览会等3场全国性会展。全年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77场。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2005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0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幅较上年回落9.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53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22.03亿元,下降0.8%。 “东扩南进西拓”战略稳步推进,金山新区、上街大学城等新区建设形成规模,配套设施日渐完善,旧屋区改造取得新进展,商品房市场需求活跃。2005年,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58亿元,比上年增长4.2%;施工面积2024万平方米,下降4.4 %;竣工面积510万平方米,下降7.2%;住宅空置面积45万平方米,增长0.8%。全年商品房交易成交额242.44亿元,比上年增长7.7%;二手房交易成交额45.73亿元,增长38.8%;商品房交易面积696.38万平方米,下降3.3%;二手房交易面积305.28万平方米,增长38.4%。 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年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44.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4%。闽江学院三期、冠城大通特种漆包线异地搬迁改造、罗源狮岐码头、浮法玻璃、南方建材市场改造、粮食批发市场等25项重点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福厦铁路福州段、福顺半导体封装、长乐空港工业集中区、昙石山文化遗址古民居工程一期等35项重点项目正在动工建设中。 市政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建成二环路9座高架桥、13座天桥及路面改造;建成或基本建成江厝路、钱塘西路、首山路、闽江大道北段、金榕路等37条市区主次干道、支路;浦上大桥、洪湾路、建新大道南段、南江滨路等17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市区路网不断完善,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1044.34公里,道路面积1495.06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26平方米。全年新增公交车60辆,年末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668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9.88标辆;新辟、延伸线路22条,年末公交车营运线路达105条,日客运量达102.16万人次。2005年,市区共有自来水厂10座,综合生产能力150.9万吨/日;液化气供气总量11.51万吨,其中家庭用气5.88万吨,城市气化率达98.1%。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43.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生活用电30.72亿千瓦时,增长13.2%;工业用电92亿千瓦时。 对外经贸、旅游 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增加。2005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26家,按验资口径,全市合同外资协议金额11.6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6.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按历史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资额16亿美元,增长10.3%。 外贸出口稳步增长。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6.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出口总额86.72美元,增长16.5%,从出口主体看,外资企业出口60.55亿美元, 增长9%;内资企业出口26.17亿美元;增长38.7%;私营企业出口15.88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3%。从出口产品看,纺织、塑胶、矿产陶瓷、机电产品等有较高附加值的工业品出口份额不断增大。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005年,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528万美元,完成营业额2603万美元,期末在外人员5153人。 旅游业在资源开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成效。以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三坊七巷文化等文化旅游为重点,加快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促进我市旅游市场不断拓展。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798.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2%;境外游客人数30.89万人次,下降0.6%;旅游外汇收入2.41亿美元,增长10.6%。2005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82家,客房数达10175间。 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4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交通运输业营运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发送量:铁路355.29万吨,比上年下降4%;公路5059.06万吨,增长0.9%;水运4757.88万吨,增长18.5%;民航2.78万吨,下降0.7%。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旅客发送量:铁路498.9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公路9628.20万人次,增长2.1%;水运23.72万人次,增长852.6%;民航169.23万人次,增长7.7%。江阴港区、罗源湾港区、松下港区等港区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建成罗源湾港区狮岐3万吨级多用途泊位、福州台泥洋屿2万吨级专用码头、福州开发区顺利2万吨级建材码头、中油福州5000吨级油品专用码头。2005年,全市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7443.45万吨,比上年增长25.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80.39万标箱,增长13.6%;旅客吞吐量3.66万人次,增长69.6%。全年“两马交流”客运直航513航次,旅客吞吐量3.66万人次。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51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4.48公里。 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新增程控交换机21万门,年末程控交换机总容量370.40万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年末电话用户288.3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1%;移动电话用户338.02万户,增长29.3%;全市共有IC卡公用电话2.90万部,其中市区1.70万部;全市电话普及率44.91部/百人,其中市区76.67部/百人。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2005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达49.82万户,宽带网用户达30.7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4.7%。 金融、证券和保险 人民币存款增势良好,信贷结构继续调整,金融形势保持稳定。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75.7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3%,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155.04亿元,增长15.9%。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72.78亿元,增长14.7%,增幅较上年回落3.06个百分点,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工业生产、重点项目建设和个人消费领域。在各项贷款中,中长期贷款规模及增速均明显大于短期贷款。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986.40亿元,增长26%;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58.49亿元,增长21.2%,其中个人住房贷款216.72亿元,增长23.2%。短期贷款余额647.50亿元,下降2%,其中,工业贷款和农业贷款增速分别达5.3%和18.1 %。全年现金净回笼18.12亿元。 资本市场持续发展。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体制性革命,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我市辖区内的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福耀玻璃进入股改程序。2005年末,我市辖区内共有上市公司17家,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45家,股民资金开户数69.25万户,比上年增长0.3%;上市公司总市值239.10亿元,比上年下降20.6%;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量1151.42亿元,比上年下降20.9%;年末共有期货营业部11个,全年期货交易量378.25亿元,下降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