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8 福州市统计局

福州市统计局

2000年3月13日

199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省会城市意识,努力克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经济景气值不高等不利因素,积极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发展省会经济,扶持“三个一批”,建设“三个基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地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据统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4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25亿元,增长7.0%,比重下调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24.25亿元,增长16.2%,比重上调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84.47亿元,增长10.4%,比重与上年持平。1999年,市场物价保持低位运行。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97.0,其中市区零售价格总指数96.8;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9.1,其中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9.3。

1999年末,全市总人口达583.13万人,比上年增加3.31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145.40万人,比上年增加1.71万人。根据1999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全市人口出生率11.48‰,死亡率5.74‰,人口自然增长率5.74‰。

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难点是:产品结构调整较为缓慢,区域特色经济尚未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消费热点不足,利用外资和对外经贸形势依然严峻,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加大。

二、农业

1999年,全市继续加大基础农业的投入,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延包和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发放,出台了促进商贸旺镇发展的政策,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6.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47.1万吨,比上年增长1.4%;水果产量28.10万吨,比上年增长10.5%;“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蔬菜品牌战略全面实施,蔬菜产量238.37万吨,比上年增长8.4%。

林业建设管造并重,沿海渔港、避风港、防护林体系工程和环福州绿色带工程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785公顷。

畜牧、水产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24.57万吨,比上年增长2.3%;水产品总产量142.04万吨,比上年增长8.5%。

农业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全年签订农业利用外资项目111项,总投资额5.03亿美元。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实验区第二批30个项目已全面启动。

乡镇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234.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实现纯利润42.18亿元,增长11.4%;税金24.06亿元,增长14.3%。全年乡镇企业出****货总值达226亿元,增长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全市工业继续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大对重点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积极拓展地产品市场,大力培植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全市工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全市工业增加值3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244.7亿元,增长17.3%;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632.94亿元,增长16.7%,其中国有及控股工业增长0.7%;集体工业增长8.8%;“三资”工业增长18.1%。全市500万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609.26亿元。

500万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3%,企业资产负债率54%,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5.89亿元。

建筑业得到稳步发展。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5.88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全市继续加大了对新一轮创业实业项目的投资,福泉高速公路福州段、江滨大道、东南汽车、一化榕屏二期等19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或基本建成。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55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8.57亿元,增长1.0%;更新改造投资25.37亿元,增长18.8%;房地产业继续回升,建成金城小区等一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开始启动,住房二级市场日趋活跃,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额57.18亿元,增长13.2%。

1999年,全市继续加大“创卫”力度,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路街整治、内河治理、园林绿化、“显山露水”等工作成效显著,新建、扩建江滨大道、闽江四桥、五四北琴亭高架桥等市区交通主干道,连辉路、杨南街、塔亭路、金汤桥等道路完成改造,实施了江滨大道等一批新扩建道路的配套绿化,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创建市容达标街12条。1999年,城市新增园林绿化总面积378.58公顷,新增公共绿地面积84.35公顷。1999年末,城市园林绿化总面积3420.5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764.06公顷;公园33座,面积648.82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04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1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3.2%。市区新增道路面积100万平方米,年末人均道路面积8.27平方米;城市气化率达90.5%;城市供水能力达111.9万吨/日;城市用电量40.71亿千瓦时,其中生活用电15.18亿千瓦时。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83.93亿元,比上年增长5.8%。

1999年,市区加大了交通整治力度,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新增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车辆395辆,改造、延伸了17条线路,新辟金牛山公园至马尾旅游专线等6条线路;公交日客运量70.12万人次;1999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机动车辆28.14万辆,出租汽车4505辆。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福泉高速公路福州段顺利通车,国道、省道交通“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全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运量:

铁路267.2万吨,比上年下降10.1%;公路4924.81万吨,比上年下降23.6%;水运1993.63万吨,比上年增长10.4%;民航2.55万吨,比上年增长20.3%。全市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客运量:铁路43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公路8168.5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4%;水运46.1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9.5%;民航99.6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6%。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480.56万吨,比上年增长15.0%。

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1999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47.85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年末城乡电话用户10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2.29万户,无线寻呼用户88.49万户;城乡公用电话普及率5.9部/千人,市区公用电话普及率17.0部/千人;全市已有5461部IC卡电话投入使用,其中市区349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