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0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3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06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2902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44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607人,注册护士1111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94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8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938人。全市各类诊所58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村卫生室725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成功举办了“池州?九华山杯”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在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上,我市选派了148位运动员参加9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9枚。参加了安徽省第一届体育大会中十多个项目的比赛,池州代表团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全市体育场地总数817个,体育场地面积66.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43平方米。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3个,设立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1066公顷。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达4.8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105.5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528985万标立方米,工业粉尘排放量5903吨,工业粉尘去除量56185吨。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据公安年报统计资料显示,全年人口出生率10.6‰,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3.9‰。年末全市总户数451313户,总人口为1553997人,比上年增加486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3173人。男性人口800636人,占51.5%;女性人口753361人,占48.5%。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44人。全年外出务工人员268965人。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城市化水平达27.5%。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改善。根据对100户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4元,比上年增长12.3%;人均消费性支出5212元,增长15.2%。而经过多年低速徘徊后,农民收入也获得较大突破,2004年我市农民人岿纯收入264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3元,同比增长11.0%,增加额和增长速度都是近七年来的最高值。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52元,增长36.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2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2.9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4%和48%,均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60426人,比上年增加1419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411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75149人,比上年增加13223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70099人,领取失业保险金7263人。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敬劳院拥有床位1929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3184人,比上年增加8430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20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976人。 注:①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②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