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8 宿州市统计局

宿州市统计局

2005年3月28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6+3”工程,抢抓机遇,强攻招商引资;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国民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79.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为1998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5.01亿元,增长20.2%;第二产业增加值68.33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85.78亿元,增长8.8%。从全年经济运行态势看,整体经济增速逐季加快,一季度GDP增长6.1%,上半年增长13.1%,三季度增长13.8%,全年增长14%。从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看,三次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一产支撑强劲,二、三产业拉动力提高。一产拉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4%;二产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1.2%,其中,工业拉动2.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4.1%;三产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1.4%。三次产业比例为44.8:24.5:30.7。人均国内生总值4796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加909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8743元/人,比上年增加1842元。

劳动力结构继续调整。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20.8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从业人员分产业看:第一产业208.3万人,比上年减少6.1万人;第二产业41.1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人;第三产业71.4万人,比上年增加5.3万人。在岗职工23.32万人,比上年增加2.63万人。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4.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增长的恢复性成分较多,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煤电油运供需矛盾以及土地、资金约束尚未缓解,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较多。县域经济活力不强,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农民增收基础不稳,社会保障和就业任务较重。

二、农业

2004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政策、气候等多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生产全面增长。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70.0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8.77千公顷,增长0.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9.9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7%。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332.26万吨,比上年增长61.4%,创历史第二个高产年。其中,夏粮总产量176.86万吨,增长46.0%;秋粮总产量155.40万吨,增长83.4%。

主要经济作物总产量大幅提升。全年棉花产量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5.4%;油料总产量34.98万吨,增长67.3%。水果产量91.72万吨,增长12.4%。蔬菜产量185.38万吨,瓜类产量166.1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4.2%、31.9%。

畜牧业稳步发展,渔业快速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44.05万吨,比上年增长7.2%;禽蛋产量22.28万吨,增长2.2%。全年水产品产量3.99万吨,增长14.4%

农业机械及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64.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9%;农用运输车17.59万辆,增长5.6%。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9.27万吨,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复合肥增长31.8%。农村用电量3.5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4.4%。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5.58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到21.49万公顷,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15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16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6.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增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3%,增幅高于上年9.1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快速增长,分别增长42.3%、78.1%。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8.2%、25.6%;主要行业生产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全市2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4个行业增长,对工业增长拉动较大的行业主要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七大行业全年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8.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量的68.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6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6.4%,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3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实现利税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其中,利润总额2.71亿元,比上年增长73.0%。

建筑业较快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66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0万平方米,增长17.6%;房屋竣工面积1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6.14亿元,增长38.8%;更新改造投资16.75亿元,增长12.9%;房地产开发投资7.28亿元,增长62.6%。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国有及其它单位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34亿元,比上年下降40.0%;第二产业投资16.27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其中,工业投资14.13亿元,增长41.0%,占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1.7%,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在工业投资中,煤炭开采业和洗选业、食品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医药制造业五大行业快速增长,共完成投资7.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2%。第三产业投资2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丰原生化环氧乙烷、砀山果蔬速冻罐头、明丽水泥、光明木材大市场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引进了博洋集团、锦丰集团、三狮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汇源#4机组、中南钢铁、申博木业、界沟煤矿建设加快。宿州电厂一期工程、丰原小麦深加工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