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8 阜阳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54.8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166.7亿元,增长12.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515元,比上年增长13.7%。经济结构优化,工业比重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31.4:30.6:38.0变化为2007年的30.5:33.5:36.0。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27.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          462.4       13.0

第一产业            140.9        5.6

第二产业            154.8       21.4

工  业            128.6       25.0

建筑业             26.2        7.3

第三产业            166.7       12.3

运输邮电、仓储业   27.8       15.4

批发零售业         36.1       10.9

住宿和餐饮业        7.0        7.1

金融业              8.7        6.1

房地产业           22.1       13.2

其他服务业         64.9       12.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0.3%,其中,粮食上涨5.0%,肉禽及制品上涨32.0%,油脂上涨1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3.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4%;居住类上涨1.9%;衣着类上涨1.7%;交通和通讯工具上涨0.3%;烟酒及用品和医疗保健用品价格微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6%。其中,轻工业产品上涨4.3%,重工业产品上涨3.0%;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2.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5.4%。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44.3万人,比上年增加55.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87.0万人,增加18万人;第二产业143.4万人,增加23.6万人;第三产业113.9万人,增加14.1万人。年末在岗职工26.3万人,比上年减少0.4万人。全年劳务输出215万人,其中有序输出180万人,新增劳务输出1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1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环境仍待优化;投资规模依然偏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工业结构比较单一,行业发展不够平衡,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繁重,节能减排任务十分繁重;物价上涨过快,城乡居民收入依然偏低,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97.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8.2%,棉花种植面积21.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2.0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5.9千公顷。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78.4:21.6调整为80.6:19.4。

全年粮食总产量478.5万吨,增长6.6%。其中,夏粮287.5万吨,增长15.1%;秋粮191.0万吨,下降4.2%。全年油料产量8.6万吨,下降34.3%。棉花产量2.3万吨,下降14.5%。蔬菜产量361.0万吨,增长7.3%。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478.5              6.6

#夏粮      万吨          287.5             15.1

秋粮      万吨          191.0             -4.2

油料           万吨            8.6             -34.3

#花生       万吨            2.3             -32.1

油菜籽     万吨            4.4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