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8 铜陵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48.98亿元,增长17.8%;县零售额3.69亿元,增长16.8%;县以下零售额4.49亿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43亿元,增长16.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47亿元,增长23.6%;其他行业零售额0.26亿元,增长12.6%。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7.9%,金银珠宝类增长38.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4%,汽车类增长41.9%,日用品类增长43.0%,书报杂志类增长42.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0.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8.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3.1%。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比上年减少18家,投资总额1164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357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5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

全年进出口总额2924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出口20366万美元,下降58.7%;进口272054万美元,增长59.2%。在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规模与加工贸易规模分别占对外贸易总额的92.9%和5.3%。全市经济外向度为77.5%,位居全省首位。

全年旅游总收入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占GDP比重为4.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00万美元,增长2.6%;接待海外游客8579人次,增长31.8%;接待国内游客254.16万人次,增长14.0%。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宾馆) 18个,房间数1307间;共有旅行社2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旅游涉外定点生产单位18个,旅游线路6条,旅游区(点)10 个。全市旅游饭店客房住宿出租率为54.5%。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全年铁路运输旅客发送量100.9万人,比上年下降18.3%,货物发送量185.1万吨,下降4.0%。全市地方交通货物周转量87.95亿吨公里,增长18.4%。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6.75亿吨公里,增长5.8%;水路货物周转量81.2亿吨公里,增长19.6%。地方交通旅客周转量10.70亿人公里,增长6.6%。港口货物吞吐量2860万吨,增长18.9%。

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5.69万辆,比上年增长1.1%,其中汽车拥有量1.87万辆,增长2.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52亿元,增长10.4%;电信(含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业务收入3.95亿元,增长21.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22.12万户,比上年新增0.34万户,其中城乡住宅电话用户17.51万户,减少0.59万户;PHS(小灵通)用户4.18万户,减少1.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42万户,新增5.9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04万户,新增1.21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5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32.38亿元,增长48.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91亿元,增长28.6%。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14.8%和21.7%。分级次看,市直组织收入37.06亿元,增长37.9%;区级共组织收入8.5亿元,增长43.0%;铜陵县组织收入4.72亿元,比上年增长61.1%。全年财政支出26.28亿元,增长30.6%,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74.2%,教育支出增长42.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20.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228.07亿元,比年初增加37.79亿元,增长19.9%。其中,企业存款88.79亿元,增长4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14.85亿元,增长6.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 197.38亿元,比年初增加25.51亿元,增长14.4%。其中,短期贷款90.98亿元,增长19.4%;中长期贷款98.12亿元,增长26.9%。

年末,我市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的上市公司有6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205.60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年保险已决赔款和满期给付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教育投入继续向义务教育倾斜,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支出37639万元,比上年增长42.5%。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共新、改、扩建20所农村中小学。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费资金达2290万元。民办职业教育实现零的突破。2007年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23145人,比上年增加305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1584人,增加199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5581人,减少2153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4636人,减少632人;小学在校学生46702人,比上年减少3328人。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4827人,比上年增加197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1996人,增加526人;普通中学毕业生16072人,增加947人;小学毕业生9775人,增加121人。2007年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分别为4881人和1555人。全年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2000人次,其中,本科22400人次;全年自学考试毕业生数为189人,其中,本科110人。

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铜陵市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铜陵电子材料产业被列入国家产业集群试点,在全国首先成立循环经济产学研合作联盟。2007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38项,获得上级资助资金2014万元。全年科技计划共立项80个,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000万元。2007年末,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167875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59%,比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全市专利申请数达到135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实用新型75件,外观设计33件。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8%。年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182家。

十、文化、卫生、体育

推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成功举办市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图书馆扩建项目工程进展顺利,文化网络建设不断加强。2007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站)58个;公共图书馆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2.03万册;档案馆3个,馆藏档案19.95万卷册,馆藏资料2.74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卫星收转站11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6%和100%,有线电视入户率39.4%。

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荣获“安徽省卫生城市”称号。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13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3058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980人,其中,执业医师1590人,注册护师、护士15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