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环境保护。年末,拥有国家三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4个,其中二级站1个;烟尘控制区4个,控制面积145.77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3个,面积69.78平方公里。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标准。长江和青弋江干流芜湖段水质分别以Ⅱ类和Ⅲ类水质为主。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9.0%,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9.0%,烟尘排放达标率 99.1%。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万立方米。朱家桥污水处理二期、城南污水处理厂、天门山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三县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 人口。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30.79万人,比上年增加0.32万人; 其中市区105.58万人。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119.20万人,女性人口111.58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1‰,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1.9‰。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39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消费支出10182元,比上年增长7.1%;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18.7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0.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36元,比上年增长17.8%;人均生活费支出4293 元,比上年增长18.4%;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5.4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2平方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9%和42.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057元,比上年增长22.2%。 就业和社会保障。年末,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230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5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15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4.0%。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34.20万人,增加3.9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40.93万人,增加7.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3.52万人,增加1.5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19.80万人,增加3.3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15.20万人,增加4.79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8.28万人,增加28.18万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7.84万人,参合率达94.6%。有5.99万城镇居民、3.89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单位71个,床位5150张,收养各类人员0.39万人。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1亿元,筹集公益金1407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款8447万元。 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18起,死亡人数256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6.3%和6.2%。其中,交通事故288起,死亡207人;火灾事故182起,死亡3人。工矿商建企业发生安全事故35起,死亡3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34人,工矿商建企业从业人员每十万人死亡人数3.91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1.6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比重。 2008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 计量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减(%) 一、农产品产量 粮食 万吨 83.04 10.1 棉花 吨 8824 15.0 油料 万吨 7.91 7.3 烤烟 吨 3696 12.9 茶叶 吨 2016 -10.2 水果 万吨 10.9 -3.3 蔬菜 万吨 52.17 -5.5 肉类 万吨 7.73 7.2 牛奶 吨 2385 16.8 生猪(出栏数) 万头 42.95 10 家禽(出栏数) 万只 2250.28 0.3 水产品 万吨 8.78 5.2 二、工业产品产量 啤酒 千升 44682 4.6 卷烟 亿支 312 3.0 纱 万吨 2.17 -34.2 布 万米 335 -92.0 服装 万件 7650 17.6 机制纸及纸版 万吨 0.25 -80.1 塑料制品 万吨 53.71 50.4 水泥 万吨 884.13 18.4 生铁 万吨 135.28 0.9 铸铁管 万吨 43.76 20.1 钢材 万吨 115.95 1.2 铜 万吨 3.25 -10.4 铜加工材 万吨 17.65 11.8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3659 34.6 金属切削机床 台 681 19.7 汽车 万辆 35.00 -9.8 改装汽车 万辆 0.72 -23.9 民用钢质船舶 万吨 15.10 98.2 低压开关板 面 4152 7.9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404.65 0.3 汽车仪表 万台 142.70 67.7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3.61 -17.5 天然气供应量 万立方米 12049 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