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8 芜湖市统计局

芜湖市统计局

芜湖调查队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44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54.36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255.85亿元,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32500元,比上年增长15.3%,按年末汇率折算为4755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5.8∶57.0∶37.2调整为5.3∶60.6∶34.1。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39亿元,增长23.9%。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 9.24亿元,增长15.7 %;营业税 15.88亿元,增长 32.2%;企业所得税4.79亿元,增长 36.3%;城市建设维护税 4.25亿元,增长 14.7%;契税2.69亿元,下降15.5%。全年完成财政支出 8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2 %,其中,工商金融等事务支出10.86亿元,增长61.1 %;农林水事务支出4.26亿元,增长61.5%;教育支出11.09亿元,增长 20.1%;医疗卫生支出 4.06亿元,增长 3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2.32亿元,增长 7.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37亿元,增长18.9%;环境保护支出1.65亿元,增长164.4%。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城镇投资594.95亿元,增长42.5%。全年新增固定资产 234.57亿元。本年项目建成投产率 48.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38.1 %。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第二产业投资320.38亿元,增长36.4%,其中工业投资318.63亿元,增长36.0%;第三产业投资291.35亿元,增长47.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0.23亿元,增长69.0%。全年销售商品房172.79万平方米,下降11.8%;商品房销售额61.70亿元,下降1.8%。

市场价格。2008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6.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5%。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2%。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2%。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118334公顷,比上年减少207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3395公顷,增加 914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217公顷,增加1075公顷。粮食产量83.04万吨,比上年增产 10.1%(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连续第五年增产;油料产量 7.91万吨,增产 7.3%;棉花产量8824吨,增产15.0%; 蔬菜产量52.17万吨,减产5.5%;肉类产量7.73万吨,增长7.2%。水产品产量8.78万吨,增长5.2%(参见附表)。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160 公顷。年内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共计52个;绿色食品认证30个,共计82个;有机食品15个,共计16个。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96.7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 2.85万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86.96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 7.81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 6.93万吨,农村用电量 4.68亿千瓦小时。万亩以上圩口达标工程全面完成。全年新增31个通公交班车行政村,基本实现“公交班车村村通”目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惠及13万农村居民,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8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7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1%;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20.82亿元、增长1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95.60亿元、增长42.0%。轻工业增加值103.02亿元,增长17.5%;重工业增加值268.31亿元,增长22.9%。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4%。

规模以上工业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服装7650万件,增长17.6%;塑料制品53.71万吨,增长50.4%;水泥884.13万吨,增长18.4%;铸铁管43.76万吨,增长20.1%;钢材115.95万吨,增长1.2%;铜材17.65万吨,增长11.8%;汽车35万辆,下降9.8%;船舶15.10万综合吨,增长98.2%;空调404.65万台,增长0.3%;汽车仪表142.70万台,增长67.7%(参见附表)。

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2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实现利润总额 48.19亿元,利税总额 103.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7%和3.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  233.1%,比上年提高 10.1个百分点,为历史最好水平。

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奇瑞轿车三厂、荻港海螺水泥三期、华电芜湖电厂一期、瑞江改装车二期、新兴铸管锻造坯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中达电子等项目建设加快,奇瑞轿车五厂、信义节能环保特种玻璃、新兴铸管钢管坯、精诚铜业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宝成鞋业等项目开工建设。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1家,完成总产值158.05亿元,比上年增长 39.3%;实现利税 7.66亿元,增长 40.3%。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447.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240.7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608.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52.42万平方米。

四、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

招商引资。当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家,合同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增长19.4%。实际利用内资444.3亿元,增长50.0%;其中省外资金371.8亿元,增长57.4%。奇瑞量子汽车、韩国浦项制铁等一批大项目落户芜湖,当年新增3家世界500强企业来芜投资。海螺水泥、鑫科新材料增发融资119亿元。

园区建设。全年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1.9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07.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3.0亿元,比上年增长 33.5%。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6.2亿元;实际利用内资7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4.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五、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增幅为近12年来最高。分区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6.24亿元,增长21.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 56.95亿元,增长24.9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179.60亿元,增长22.7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2.81亿元,增长21.2%; 其他行业零售额0.79亿元,增长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