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芜湖市统计局 芜湖调查队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自主创新和东向发展战略,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增速为近10年来新高,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37.97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15亿元,增长13.3%。人均生产总值25294元,比上年增长15.6%,按当年年末汇率折算为3463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4∶56.0∶37.6调整为5.5∶58.2∶36.3。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91亿元,增长28.6%。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7.99亿元,增长17.6%;营业税12.01亿元,增长38.0%;企业所得税3.51亿元,增长26.1%;城市建设维护税3.70亿元,增长21.1%;契税3.18亿元,增长31.4%。全年完成财政支出6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工商金融等事务支出8.27亿元,增长164.6%;农林水事务支出2.63亿元,增长23.8%;教育支出9.18亿元,增长20.4%;医疗卫生支出3.14亿元,增长3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85亿元,增长43.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03亿元,增长13.6%。 市场价格。2007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8%。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4.1%。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6.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市场物价、特别是食品和房屋价格的涨幅较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节能降耗的任务仍较艰巨,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0410公顷,比上年增加3712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5373公顷,减少7701公顷;棉花种植面积7442公顷,增加556公顷。粮食产量82.85万吨,比上年增产3.5%,连续四年增产增收;油料产量8.29万吨,减产13.7%;棉花产量9907吨,增产17.6%;蔬菜产量57.06万吨,增产19.3%。肉类产量8.08万吨,比上年增长10.6%。水产品产量10万吨,比上年增长3.1%(参见附表)。完成造林面积4060公顷。年内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个,共计45个;绿色食品认证18个,共计52个;有机食品1个。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9.4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66万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6.96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7.81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65万吨,农村用电量4.62亿千瓦小时。年内,万亩以上圩口达标工程完成投资0.52亿元。新建农村水泥公路406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目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11.36万农村居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03.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2.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58.45亿元、增长2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62.14亿元、增长14.6%。轻工业增加值8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重工业增加值17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2%。 规模以上工业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塑料制品35.72万吨,增长10.3%;水泥761.41万吨,增长14.6%;生铁134.05万吨,增长8.8%;钢材114.55万吨,增长123.8%;铜材15.81万吨,增长17.4%;汽车38.79万辆,增长25.5%;空调403.62万台,增长17.5%(参见附表)。 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3.16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实现利润总额47.86亿元,利税总额99.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0%和32.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3.1%,为历年最好水平,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4.8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2家,完成总产值1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实现利税5.60亿元,增长41.8%。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27.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6.3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48.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1.7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5.78亿元,比上年增长51.7%。其中,城镇投资417.59亿元,增长54.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28.47亿元,本年项目建成投产率52.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2.4%。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85亿元,比上年增长56.8%;第二产业投资234.94亿元,增长88.9%,其中,工业投资234.23亿元,增长89.6%;第三产业投资197.98亿元,增长23.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88.90亿元,增长49.8%。全年销售商品房195.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8%;商品房销售额62.86亿元,比上年增长47.9%。 重点工程建设。工业方面,奇瑞汽车轿车三厂和商用车、芜湖海螺二期2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新兴铸管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精诚铜业年产0.8万吨较高精度铜带生产线建成投产,华电芜湖电厂一期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基础设施方面,沿江高速繁昌段以及纬三路、纬四路、东一路和东四大道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华强旅游城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竣工开园,滨江公园一期主体工程中的临江桥、吉和广场、亲水及防洪工程建成,保兴垾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年内建设任务,铜南宣高速公路、宁芜宜城际铁路等项目开始启动。 五、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 招商引资。当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7家,合同利用外资5.50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40亿美元,增长154.3%。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36亿元,增长65.2%。欧尚超市、信义玻璃、PPG汽车涂料落户芜湖,在芜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已达32家。市建投公司发行融资债券10亿元。海螺水泥增发融资41亿元。精诚铜业成功上市,首日募集资金3.87亿元。 园区建设。全年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县区各类特色经济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9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2.14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57.4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8亿美元;区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6.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