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53.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区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6%。 六、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0.23亿元,增长18.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5.61亿元,增长18.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6.31亿元,增长18.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82亿元,增长20.8%;其他行业零售额0.70亿元。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6.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2%。其中,进口总额4.49亿美元,增长121.8%;出口总额12.31亿美元,增长90.2%。从出口产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额10.2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3.3%。从出口产品地区看,对亚洲出口3.23亿美元,对欧洲出口6.35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26.3%和51.6%。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436.25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31.81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8.17亿元,其中旅游创汇收入849万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45家;星级宾馆20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9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16处,其中4A级3处。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交通运输。全年公路客运量4800万人,比上年增长13.5%;公路货运量3978万吨,增长21.2%。铁路客运量312万人,铁路货运量226万吨。水路货运量9811万吨。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4681万吨,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3.8万吨,增长48.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6.5万标准箱,增长65.0%。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6.28万辆,比上年增长26.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34万辆,增长40.7%。年末民用船舶3050艘。全市公路里程481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245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16公里,一级公路28公里,二级公路397公里。 邮电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5.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2亿元,增长15.7%;电信业务总量23.56亿元,增长33.9%。全年发送信函1246万件。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212.69万门,增加28.16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1.48万户,减少3.02万户;移动电话82.48万户,新增4.02万户。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71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7.74万户,其中宽带用户13.93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74.08亿元,比年初增加111.77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205.73亿元,比年初增加53.2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66.54亿元,比年初增加29.1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52.49亿元,比年初增加73.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85.44亿元,比年初增加25.40亿元;中长期贷款221.45亿元,比年初增加55.00亿元。年末外汇存款余额26750万美元,比年初增加19002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5267万美元,比年初减少1243万美元。 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人身险6.77亿元,增长5.4%;财产险3.54亿元,增长35.0%。赔款及给付支出3.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人身险1.36亿元,增长33.5%;财产险1.72亿元,增长13.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年末,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中国家级2个;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4家,其中省级及以上142家;当年新批120家,其中省级77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179个,其中省级及以上125个。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60项,其中省级及以上63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4项。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30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578件,其中发明专利391件。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42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省级名牌产品30个。芜湖科技馆基本建成。 教育。年末,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1所,专任教师0.42万人,在校学生11.24万人,招生3.43万人,毕业生2.48万人;普通中学124所,专任教师0.71万人,在校学生14.3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1所,在校学生2.55万人;小学272所,专任教师0.75万人,在校学生13.37万人;幼儿园309所,在园儿童3.6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完成十二中新校区建设和聋哑职业学校搬迁。新设立芜湖财经工业学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馆藏图书58.2万册,其中市区藏39.4书万册;档案馆11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4.35万卷。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3%。有线电视用户22.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0.25万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名录4项。芜湖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正式挂牌。市博物馆和图书馆、群艺馆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1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25场次;文艺团体演出132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11场次;创作剧目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7个。成功举办了“倾国倾城城市日”活动。《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全年总印数2994万份,其中《芜湖日报》总印数757万份。 卫生。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诊所)26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3个,疾病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站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卫生服务站65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831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68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932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3632人,注册护士3396人。市二院和中医院进入三甲医院行列。 体育。2007年,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得奖牌170枚,其中金牌55枚。向省级及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46人。举办市级全民健身活动30次,参加活动人员达8万人次。成功举办了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6008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17.56平方公里。全市公交运营线路长度1471公里,车辆1336辆;拥有出租车3119辆,其中市区2550辆。城市日供水综合能力76.37万吨。全年天燃气供气总量10541万立方米,用气人口52.52万人;液化气家庭用量3.19万吨,用气人口66.95万人,城市气化率96.0%。全年居民用电量6.18亿千瓦时。年末,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4.7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1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