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8 芜湖市统计局

2004年,面对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推动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为近六年来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01.82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5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8.5:57.7:33.8调整为8.2:58.5:33.3,工业化实现程度进一步提高,一产比重继续下降。人均生产总值为15392元,增长13.9%。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9.48亿元,比上年增长38.7%,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7.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38亿元,增长23.3%。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4.21亿元,增长4.7%;营业税6.03亿元,增长31.4%;企业所得税2.13亿元,增长15.3%。全年财政支出2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基本建设2.31亿元,增长51.8%;科技三项费用0.2亿元,增长13.1%;城市维护费2.21亿元,增长42.4%;教育事业费5.02亿元,增长63.9%。

市场价格。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4.5%,比上年上涨4.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7%,涨幅最大;居住类价格上涨9.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8%;烟酒及用品、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等价格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3%,比上年上涨2.3%。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业基础尚不稳固,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不快;县域经济发展步子不快,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增大;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粮食种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激励下,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2.6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5%,扭转了多年来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趋势。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粮食75.95万吨,增长34.3%;油料9.93万吨,增长23.1%;棉花7593吨,下降0.5%。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例由上年的38.8:61.2调整为39.4:60.6。全年造林面积2361公顷,其中,防护林298公顷;经济林37公顷,退耕还林面积1067公顷。其它主要农产品产量:水果10.55万吨,比上年下降40.2%;肉类产品7.98万吨,增长11.9%;牛奶产量4095吨,增长83.5%;水产品8.88万吨,增长0.9%。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5.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农用拖拉机2.5万台,比上年增长1.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4.81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6.55千公顷。完成了繁昌北埂泵站、平垸行洪巩固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城北下闸泵站开工建设,青弋江分洪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继续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芜湖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动物防疫中心、三山蔬菜批发市场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之中。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7.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总量的增长贡献率为47.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3%。430户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8.75亿元,下降9.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6.37亿元,增长70.4%;股份制企业61.03亿元,下降7.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12.22亿元,增长13.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7.41亿元,比上年增长0.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1.9%;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1.76亿元,比上年增长47.3%。主要工业品产量大部分增长较快,纸制品、生铁、钢材、工业锅炉和彩色电视机、房间空调器分别比上年增长96.6%、163.2%、184.4%、86.7%和63.0%、65.2%。

工业效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9.51亿元,利润21.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和10.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8.8%,比上年下降10.7个百分点。工业产销衔接水平趋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4.82亿元,比上年增长4.2%。136家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93亿元,施工面积638.5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41.4万平方米,实现利润0.6亿元,实现税金1.6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城镇投资150.4亿元,增长18.8%;农村非农户投资15.61亿元,增长45.8%;城乡居民投资6亿元,增长6.6%。在城镇投资中,房地产投资28.97亿元,增长11.7%。全年新增固定资产90.71亿元,投产项目数为93个,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2.7%。

重点工程建设。“861”行动计划有效推进,全年共安排“861”行动计划续建、新开工项目64项,总投资规模249.1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1.85亿元。长江大桥南岸接线工程建成通车。芜马高速完成路基工程,芜大高速开工建设。市区至三县快速通道加紧建设,部分路段已完成路面快车道油路面铺设并顺利通车。美的空调和鑫科新材料的扩建项目、新兴铸管和富鑫钢铁的改造项目、锦江高密度板和三佳有色铸造的新建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奇瑞四期、海螺水泥扩建和新建项目、金鼎电站锅炉项目开工建设。芜湖—南京城际铁路纳入长三角铁路建设规划;芜太高速芜雁段报省立项;芜申运河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五、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

招商引资。全年新批外资企业59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利用外资1.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0%;实际利用外资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实际引进省外资金62.05亿元,增长37.5%。引进了德国巴斯夫、日本东芝、美国联合技术集团开利公司、美国沃尔玛等世界500强企业;一批三产项目落户芜湖,苏宁电器来芜连锁经营,沃尔特大酒店一期工程建成、汉爵阳明大酒店完成土建,深圳华强旅游城项目正式签约。鑫龙电器等企业上市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