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7 丽水市统计局

全年批准设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个,比上年增加3个;外商直接总投资180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1.9%;合同金额6525万美元,增长115.9%;实际使用金额1943万美元,下降5.3%。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75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60.18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41.8亿元。新增公路里程83公里,年末公路里程达4809公里。全社会公路货物周转量19943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82591万人公里,增长6.1%(见表7)。铁路客运量117万人,比上年增长6.4%,铁路货运量169万吨,下降4.0%。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12605万元,比上年增长6.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7.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0991万元,增长7.8%;电信业务收入101614万元,增长6.4%。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6.64万门,总容量达到86.42万门。“十五”时期新增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36.88万户,年末达到65.2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1.9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3.26万户。“十五”时期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26.64万户,年末达到145.3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24.1部/百人提高到26.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36.3部/百人提高到57.9部/百人。全年新增互联网用户(含宽带用户)1.43万户,年末总量达到11.6万户。

全年国内旅游者485.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9%;国内旅游收入21.48亿元,增长31.6%。入境旅游者4.07万人次,增长32.9%。其中外国人3.75万人次,增长34.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0.32万人次,增长18.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201万美元,增长33.5%。全年国内国际旅游总收入28.28亿元,增长32.1%,“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5.9%。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1.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74.4亿元,增长11.8%。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8.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86.9亿元,增长11.1%。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53.11亿元(见表8),比上年末增长12.0%。“十五”期间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6.9%。

按五级分类4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48838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18%,比年初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8.3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0.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人身险保费收入5.43亿元,比上年下降0.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46亿元。其中寿险赔款及给付0.57亿元;财产险赔款1.89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普通高校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11871人,在校生26090人,毕业生8341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804人,在校生36952人,毕业生11403人。普通高中招生12716人,在校生36507人,毕业生11143人。初中招生26535人,在校生77515人,毕业生29974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86.98%,比上年提高4.25个百分点。普通小学招生25674人,在校生167905人,毕业生26415人;小学毕业生升学比例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38%和99.8%。特殊教育招生46人,在校生383人。全市拥有幼儿园1157所,在园幼儿65626人。

全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9.3%;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0.5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2%,比上年下降0.7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科技投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年末全市拥有人才资源(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12.28万人,比上年增长11.9%。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从上年的438人增加到2005年的489人。

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产品17个,新认定市级高新的企业5家,高新产品7个。年末共有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5家,省、市级高新产品93个。全年共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2项,其中国家、省级新产品8个,国家、省创新基金项目6个。

全年通过市级以上验收、评审和鉴定项目共37项,其中有11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共获专利授权27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

年末全市有54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全市有20家企业获得84张3C证书。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6万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艺(文化)馆、文化站19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5个。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为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8家。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36.84万户,比上年增长2.6%。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9.75%和96.84%。全年共引进国外和港台影片115部,放映电影2419场次,观众达13.25万人次,票房收入41.4万元。全市公开发行的报纸有3种,年发行量达3516万份,平均每千人每天拥有38份报纸。全市共有综合档案馆10个,已开放各类档案936个全宗,共计11.95万卷。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6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818张。卫生技术人员801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663人,注册护士2476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9个,卫生技术人员182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9个,卫生技术人员94人。乡镇卫生院297个,床位807张,卫生技术人员1875人。

年末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人员达146.62万人,占全市应参保农业人口的74.14%。

全年我市运动健儿分别取得世界级亚军和国家级冠军各1个,全市组织选手参加十三项省青少年体育竞赛,获得15金、21银、14铜的好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市各县(市、区)已建国民体质监测站6个,完成了3240个计划样本量。全年发行体育彩票8096万元,比上年增长107.6%,总销量居全省第九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公安户籍人口2513914人,比上年增长0.29%。其中,男性人口1310921人,女性人口1202993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1%和47.9%。全年出生人口30029人,出生率11.96‰;死亡人口14602人,死亡率为5.82‰;全年净增人口7305人,自然增长率为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