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6.9%和6.5%;“十五”期间分别年均增长9.4%和6.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44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93元,增长7.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8.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2%,分别比上年下降0.8个和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0.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3.7平方米,增加2.6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3.1辆。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9.5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5.45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4.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1.71万人,增加0.2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6.80万人,增加0.9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26万人,参保退休人员4.27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参保职工分别为5.55万人和4.83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0.26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全市低保对象4.48万人,其中城镇0.38万人,农村4.10万人,城乡月平均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163和93元/人,全年共支出低保金199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5550张,收养各类人员4477人。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87.4%和92.3%,有3959名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得到了集中供养。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3亿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全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373公顷,比上年减少8.1%。灾毁耕地518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733公顷。当年净增耕地434公顷。 全年全市水资源总量207.1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4.3%;人均水资源8251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3.8%。总用水量8409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10145万立方米,生产用水量70636万立方米,城市环境用水量3314万立方米;全市人均用水量335立方米。全年平均年降水量1931毫米,增长23.3%。年末全市24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9.1亿立方米,减少2.7%。 全市全年完成51个建设项目用地地质危险性评估。全年共安排地质勘查项目29个,新增萤石矿储量473万吨,钼精储量4970吨,彭润土储量1344万吨。 全年噪声达标区210.5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293.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3%。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38.6%、87.5%和80.5%,比上年提高1.5个、1.0个和7.6个百分点。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全市地表水87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有85个断面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水质标准,比上年增加3个。市区空气质量符合Ⅱ级标准要求的天数达到352天。城市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各标准适用区平均值均低于相应标准。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32公顷,比上年增长25.8%;迹地更新2982公顷,增长79.7%;当年新增育苗262公顷;中、幼龄林抚育面积20855公顷。生态公益林建成面积2074公顷。全市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含自然保护小区)8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4.5千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建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10个。全年新增绿地74.6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 全年因洪涝和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因洪水等自然灾害死亡人口15人。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72.82千公顷,比上年扩大15.4%。其中,绝收11.22千公顷,扩大1.5倍。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02起,造成340人死亡、336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891万元。全市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死亡417人,道路交通死亡率10.2人/万车。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公安户籍人口口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