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2001年,全市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3.73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7.66亿元。新增公路里程198公里,累计公路里程达到4586公里。全社会公路货运周转量16.8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公路客运周转量15.24亿人公里,下降4.1%。铁路客运量112.4万人,比上年增长3.2%;货运量91.8万吨,比上年增长4.4倍。全年又有107个行政村通汽车,行政村通汽车比例由上年的77.9%提高到80.8%。 邮电通讯业继续发展。2001年,全市电信企业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6370万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9%。年末市内电话用户20.12万户,比上年增长21.6%;农村电话用户16.17万户,增长36.8%;移动电话用户27.93万户,增长49.0%;联通寻呼用户11.9万户,减少10.2%。 旅游事业较快发展。2001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6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6%,国内旅游总收入6.41亿元,增长32.2%;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1.73万人次,增长119.1%,外汇收入3242.1万美元,增长114.7%。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2001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末余额187.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企业存款59.3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9.32亿元,分别增长30.7%和15.3%。各项贷款余额11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各项贷款合计中,工业贷款余额12.43亿元,增长18.2%;农业贷款余额9.56亿元,增长36.2%;消费贷款余额19.33亿元,增长51.1%。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29.03亿元,现金支出734.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7%和28.8%,当年货币净投放5.37亿元,比上年增加1.72亿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2001年,全市保费收入44445万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268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寿险保费收入29177万元,增长43.2%。全年赔案35687件,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158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全面发展。2001年,全市4所高等教育学校共设16个本科专业,58个专科专业,招生5383人,在校生达9791人;其中2所职业技术学院招生1292人,在校生达2118人;成人高等学校(电大)在校生4160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552人,在校学生10761人;成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1658人;普通高中招生10217人,在校学生26628人,24所职业学校招生6468人,在校生13912人;普通初中招生36718人,在校生112005人;小学招生37223人,在校学生16.86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为62%。年末全市幼儿园828所,在园幼儿4.31万人。 科技队伍发展。2001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2581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3728人,比上年增长6.9%。年末县以上独立核算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个,从业人员175人,其中科技人员117人。 科技事业成果显著。2001年,全市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24项、星火奖8项。全市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5项,合同金额1872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872万元,比上年增长80.2%。 质量检测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2001年,全市已通过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11个,法定计量监定机构9个。制(修)订农业标准规范41项,企业标准备案214项,执行标准登记233项,13家重点骨干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按照《丽水市名牌产品认定和管理办法》评定丽水工业名牌产品16个,农业名牌产品8个,经推荐,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的有4个。 地质勘查及灾害治理工作进展顺利。2001年,承担地质找矿项目5个,其中“大地调”项目4个。有3个地质项目通过最终成果验收;完成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项目4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项目3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较快发展。2001年,在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奖评选中,我市书法作品获金奖3件,摄影2件;浙江省乡镇文艺会演我市获三金三银六铜的好成绩;我市少儿书法、美术、摄影、声乐创作在省级获奖30件,其中金奖13件。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转播台6座,电视转播台632座,卫星地面接收站253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0.52%,有线广播覆盖率81.1%。全年出版报纸2786万份,比上年增长2.2%。 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95个,其中县级以上医院24个;医疗床位588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923人,其中医生(师)3404人。全市有卫生防疫机构17个,卫生技术人员234人。妇幼保健机构8个,卫生技术人员112人。年末全市有农村卫生院328个,床位数1311张,卫生技术人员2049人。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2%,改厕普及率达42%。 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2001年,我市共派出230名运动员参加了省海模、游泳、射击、田径、羽毛球、足球、跆拳道、武术、乒乓球、棋类等15项重大比赛,取得了13枚金牌,31枚银牌,20枚铜牌的好成绩。在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上,我市航模队喜获七项冠军。全民健身活动充满活力,全年开展各项全民健身体育活动400多项,参加人数10万多人次。 十、环境保护 生态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2001年,全市共确定生态示范区建设209项,进入组织实施的167项,累计投入资金13.51亿元,设立生态示范点58个。共有38个农产品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其中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及首批获浙江绿色农产品称号的有10个。 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加强。开展工业污染源达标回头看检查和环保举报有奖专项行动,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达到98%以上。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达到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2001年末,全市人口248.73万人,其中:男性129.88万人,女性118.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80万人,出生率11.26‰,死亡人口1.47万人,死亡率5.92‰,自然增长率5.3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60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增长5.8%。全市城镇以上单位职工工资总额165656万元,比上年增长26.2%;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2890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3674元,增长28.5%,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9199元,增长34.2%,其他所有制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1826元,增长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