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市海上客货运输船舶1531艘,全市货运船舶运力达到226万载重吨,比上年末净增33万载重吨。全年海运货运量6216万吨,货物周转量676.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7.1%和 34.4%。 全年舟山港域港口货物吞吐量11418万吨,比上年增长26.1%。其中,石油及天然气吞吐量3125万吨,增长21.4%;金属矿石吞吐量 4167万吨,增长26.6%。全年外贸货物吞吐量3961万吨,增长48.2%。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75万TEU,增长23.0%。年末全市有生产性泊位403个,比上年末增加18个,年末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个。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54万户,增长10.9%,移动电话用户73.5万户,增长24.2%,互联网宽带用户7.3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7.79亿元,增长13.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0.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93亿元,增长15.1%,其中星级以上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零售额4.34亿元,增长19.5%。年末全市有星级饭店64家,旅行社92家。 年末全市有商品交易市场115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09个,生产资料市场6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水产品市场成交额47.98亿元,增长13.3%;船舶交易市场成交额32.8亿元,增长24.7%;船用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8亿元,增长2.1%。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52.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接待国际旅游者16.65万人次,增长18.9%;国内旅游者1136.19万人次,增长15.0%。普陀山景区接待游客286.62万人次,增长15.9%;朱家尖景区接待游客150.68万人次,增长2.6%;桃花岛景区接待游客60.35万人次,增长20.2%。全年实现旅游收入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含保税仓库货物)2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2%。其中,出口16.2亿美元,增长51.8%;进口10.9亿美元,增长1.5倍。全年水产品出口额6.4亿美元,增长4.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5%,其中精深加工水产品出口额3.86亿美元,占全部水产品出口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7.3%提高到60.5%。工业制成品出口额6.6亿美元,增长73.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0.7%,其中船舶出口4.9亿美元,增长1倍。一般贸易出口额7.3亿美元,增长9.5%;加工贸易出口额5.3亿美元,增长84.6%。对日本、欧盟、韩国、美国的出口额分别为4.2、4.6、2.5和2.2亿美元,分别增长17.0%、67.3%、31.6%和5.2倍。 全年舟山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553万吨,比上年增长29.6%。其中,进口3323万吨,增长27.9%;出口230万吨,增长61.2%。全市进出口货运总值98.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进口货运值87.66亿美元,增长75.3%;出口货运值10.42亿美元,增长1.3倍。进出境船舶4606艘次,增长19.2%,其中外籍船舶2569艘次,增长35.2%。外籍船舶修理658艘次,增长82.3%。年末舟山口岸对外开放陆海域面积1069平方公里。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6个,合同外资金额113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03万美元,增长60.4%。全年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4909万美元,增长29.4%。其中,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2706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203万美元。全年远洋渔业合作营业额2481万美元,增长6.7%。全年外派劳务3038人次,增长12.4%。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67.8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3%。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212.93亿元,增长16.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84.2亿元,增长32.0%。其中,短期贷款205.63亿元,增长31.3%;中长期贷款164.25亿元,增长30.2%。工业企业贷款90.99亿元,增长34.6%。基本建设贷款98.88亿元,增长49.0%。个人消费贷款48.60亿元,增长20.6%。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4.15亿元,增长22.5%;人身险保费收入5.92亿元,增长10.0%。保险公司赔款支出1.95亿元,下降9.6%;给付支出0.47亿元,下降10.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59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132项,有2项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全年获省市级政府奖的科技成果数27项,其中省级奖2项。全年申请专利210件,授权143件。 全年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浙江名牌产品9个。年末全市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其中水产品名牌1个;省级名牌产品41个,其中水产品名牌25个。 年末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全年招生6334人,毕业生2522人,在校学生17311人;成人高校1所,在校学生1930人;普通中学55所,招生14542人,在校学生45378人;中等职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13081人;普通小学75所,在校学生49431人;幼儿园138所,在园幼儿21655人。全市有1.38万名外来人口子女在各类学校就读。全市3-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98.5%,初中升高中段比例为96.1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6%。年内撤并小学5所,初中2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个,艺术表演场所2处,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4个,文化站44个,公共图书馆4个,藏书55.2万册。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23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8.4%。 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75个(不包括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7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3557张。卫生技术人员4965人,其中执业医师2227人,注册护士1607人。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4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87.2万人。年末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实际参加人数48.5万人,参加率87.1%,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共举办综合性体育运动会4次,单项比赛46次,全民健身运动会187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64.35万人次。新增全民健身路径74条。我市运动员参加省运动会共夺得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6枚。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6.58万人,比上年减少0.1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8.44万人,女性48.1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037人,死亡人口66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9‰。迁入人口1.88万人,迁出人口1.97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0.9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