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7 台州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努力克服要素资源紧缺和五次强台风袭击等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各种困难,深入实施"两年"活动,全力推进"两个社会"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初步核算,2005年,按经济普查口径计算的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47.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普查数据)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69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656.52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491.22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8.8:52.0:39.2调整为8.0:52.6:39.4。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2360元,比上年增长12.7%。

2005年市区实现生产总值46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市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562元,比上年增长12.5%。

二、农业

200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23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64.53亿元,增长5.8%,林业产值2.95亿元,增长2.9%,牧业产值18.44亿元,增长5.8%,渔业产值96.79亿元,增长6.0%。

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影响,全市主要农作物产量全面减产。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6.0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5.8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1%;粮食总产量82.48万吨,比上年下降3.1%。全市非粮作物播种面积120.1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2%。其中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6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3%。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58.0:42.0。全年蔬菜产量179.34万吨,比上年下降2.1%;果用瓜57.20万吨,比上年下降4.3%;水果产量107万吨,比上年下降7.6%。

绿化造林工作成效显著。2005年,全市完成造林更新面积4308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8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802公顷。全市有林地面积535.78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2.2%。村庄绿化工作顺利推进,年末省级绿化示范村和市级绿化示范村分别为7个和25个。

畜牧业、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市肉类总产量13.23万吨,比上年增长5.5%,禽蛋产量3.79万吨,比上年增长4.6%。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35.00万吨,比上年下降2.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4.11万吨,比上年下降0.4%;海水养殖产量36.74万吨,比上年下降6.8%;淡水渔业产量4.16万吨,比上年下降6.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疏浚河道515公里,整治河道73公里,完成清水河道建设22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80公顷,全年完成滩涂围垦面积493公顷。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88.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9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全市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4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完成销售产值169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继续巩固。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10.05亿元,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2.4%。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5.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利润总额74.81亿元,增长20.1%。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209.5分,比上年提高1.9分。

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98.18亿元,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3.9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0%和22.5%。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汽摩及配件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8.93亿元,增长34.7%,家用电器行业256.89亿元,增长33.5%,医化行业197.31亿元,增长20.3%,塑料模具行业125.43亿元,增长28.1%,服装机械行业103.99亿元,增长30.2%。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7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8%。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末,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有318家,比上年末增加8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93.33亿元。

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继续增强。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国家、省级新产品产值2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8%。新产品产值率为14.5%。工业产品出口拉动作用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570.04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3.7%。

企业上市工作有序推进。2005年末全市已有上市公司7家,新进入上市辅导企业4家,已通过上市辅导1家,另有4家企业进入境外上市的实质性准备阶段。工业产品创名牌取得新进展。2005年末,我市已拥有6件中国驰名商标,8个工业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1个工业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76个工业产品获浙江名牌产品。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83.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4%,竣工面积1238.0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7%。建筑业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全市有49个工程获"括苍杯"、12个工程获"钱江杯"、1个工程获"鲁班"奖。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增幅比上年回落7.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性投资29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全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5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增幅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

"项目推进年"成效显著,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台州广电中心、漩门二期、东海塘南片海涂围垦、长潭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基本完成;台州供水二期、华能玉环电厂主体建筑及主体安装、台金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等项目进展良好。甬台温铁路台州段、三山涂围垦工程、台州滨海工业区块基础设施、温岭石粘至松门一级公路开工建设。

房地产投资增幅仍在高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全年销售商品房166.8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营运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57.6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9%,旅客周转量为79.4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0%。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22.59万人,比上年增长14.8%。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820.41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海门港1784.87万吨,增长11.6%。年末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41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8公里。汽车拥有量持续扩张,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21.17万辆,比上年净增4.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6.66万辆,比上年增加3.7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