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20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9个。各类病床床位603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604张。卫生技术人员7140人,其中:执业医师2990人,执业助理医师600人,注册护士2065人。市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市惠民医院揭牌成立。 全市共有疾病控制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181人。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94‰;全市农村自来水受益率59.8%,卫生厕所普及率75.2%。全市有妇幼保健院(所、站)6所,卫生技术人员312人。全年全市共抢救重症高危孕产妇20例,危重新生儿81例,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54%。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30个,卫生技术人员2046人。全市农村居民有157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农村人口的79.77%,全市全年为3.8万名参保农民报销医疗费用4474万元。 全年举办市、县运动会65次,参加人次2.23万人。市第二届运动会隆重举行,共有4人次破市记录。在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全市共获35枚金牌、36枚银牌、50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245.5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7.99万人,女性人口117.5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12%和47.88%。全年出生人口2.49万人,出生率为10.15‰;死亡人口1.31万人,死亡率为5.35‰;全年净增人口1.18万,自然增长率为4.8‰。 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6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比上年增长9.9%。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市区为33.5%,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农村为41.3%,下降3.8个百分点。市区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48.3平方米。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81万人,比上年增加1.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0.45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5.3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4.8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1.45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职工分别为8.98和6.71万人;年末享受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095人。 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0个,拥有床位7808张,收养各类人员5015人。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达84%,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1%。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854个。年末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4570人和4.57万人,全年投入保障资金4872万元,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中应保尽保的目标。 十二、资源与环境 资源消耗率有所降低。2005年,全市万元GDP耗电1804千瓦时,比上年降低0.6%;耗水50.9吨(建设局口径),下降19.1%。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的综合能源消费量从上年的2.35吨标煤下降到2.10吨标煤,降低10.6%。 深入推进“811”污染整治行动,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的环境逐步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61890万元。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5.5%、92.8%、98.2%。全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噪声达标区29.49平方公里;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区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0.5%,衢江出境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市未发生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生态市建设继续向纵深推进。开化县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命名,江山市、常山县通过了验收。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已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生态示范村124个。常山县同弓乡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开化县齐溪镇、江山市碗窑乡和常山县龙绕乡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另有6个乡镇通过省级验收。全市已有15个社区获省级“绿色社区”、19所学校获省级“绿色学校”、6家饭店获省级“绿色饭店”、2家医院获省级“绿色医院”命名。清洁生产理念得以推行。全市共有2家企业获得省级“绿色企业”称号,累计达到14家;10家企业清洁生产工作通过省级阶段性审核验收,累计达到23家;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有6家,累计达到30家。 全市已建成各类绿色、特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基地510个;全市累计认证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92个,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累计70个,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累计20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累计14个,江山市、龙游县和开化已被列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 十三、城市建设 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93.88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7.0%;城市人口63.46万人,增长2.9%;全年新增道路面积117.1万平方米,增长11.2%;全市公交营运线路总长度达699公里,公交营运车辆775台;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9268万人次;年末有出租汽车728辆。全市日供水能力135.82万立方米,全年供水量16575万立方米。全市使用燃气居民家庭用户20.26万户,其中:液化气用户17.75万户,人工煤气用户1.96万户,天然气用户5535户。全市现有污水处理厂3座,日处理污水10.04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9.1%。全年新增园林绿地面积540.1公顷,建成区绿地率2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7平方米,增长17.03%。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