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两高”评估,市教育强镇达到66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4.9%,其中达到省教育强镇43个,并积极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全市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3722所(含技校),在校学生96.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步伐加快,创办了宁波大学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全市新增加1所高等专科学校和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达1.68万人,增长34.4%;成人高校3所,普通高校举办成人高等教育4所,在校学生1.25万人;全市共有1.12万名学生升入全日制高校,首次突破万人大关,录取率达59.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高中段教育取得重大突破,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比例达到78.8%;大专以上自学考试在册人数20万人;义务教育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分别达到100%、99.6%和93.5%,幼儿入园率达到93.6%,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类运输业完成全社会货运总量1969.3万吨,增长10.5%;其中铁路272.9万吨,公路1011.8万吨,水运683.7万吨,航空0.9万吨。全社会旅客发送量7311.8万人次,增长21.4%;其中铁路210.9万人次,公路6985.2万人次,水运62.2万人次,航空53.4万人次。 港口开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按照把宁波港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外港和国际远洋集装箱中转基地的要求,以集装箱运输为主攻方向,新辟远洋干线6条,每月航班增加1倍,20多家国外船公司落户宁波,建立了沿海港口内支线,开通了杭州至宁波直通关;积极开拓散货业务,宁波港货物吞吐量9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1.0%;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万标准箱,增长70.1%。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网络建设迈出新步伐,北仑三期国际集装箱码头开工建设,大榭岛25万吨级原油中转码头前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年用于交通设施建设总投资27.4亿元,比上年增长44%。沿海国道主干线潘火至西坞段、萧甬铁路复线宁波段一期等6项工程全面竣工,栎社机场扩建、杭甬运河宁波段等项目开工建设。 邮政、电信业务有了新发展,全年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为1.21亿元和16.1亿元。城市电话和乡村电话用户数分别达到49.85万户和54.39万户。 国内贸易和旅游 市场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拥有建材、装饰材料等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粮食、蔬菜、果品、家禽、水产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各类农贸市场696个。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537亿元,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64个。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个体贸易继续迅速发展,个私贸易零售额增幅达16.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城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快于农村市场,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1.82亿元,增长12.6%,增幅比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高5.2个百分点。餐饮业增势强劲,成为消费亮点。全年实现餐饮业零售额27.69亿元,增长48%,餐饮业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的6%上升到8%。 旅游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市上下大力开展旅游创优活动,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1.2万人次,增长12%,创汇4810万美元(其中旅游商品出口贸易创汇361万美元),增长9.3%;接待国内游客1108万人次,增长10.2%,国内旅游总收入101亿元,增长10.6%。 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取得新业绩。积极实施大经贸、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外贸出口明显回升。全年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50.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出口34.77亿美元,增长17.3%。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亚洲市场出口止跌回升,欧美市场增势强劲,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 招商引资工作得到加强。大力整治投资环境,多渠道拓展招商途径,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浙江省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三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和第四届国际住宅产品展。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64个,比上年增长29.5%,项目总投资8.46亿美元,增长11.7%;协议利用外资6.57亿美元,增长28.2%;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增长3.4%;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市科技园区和大榭开发区继续发挥对外开放主战场作用,协议和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五分之二以上。对外经济合作进展顺利,全市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年末在外劳务人员1.2万人,增长10%。全年批准筹建海外企业21家,批准外商驻甬代表机构18家。 金融和保险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8亿元,比年初增长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9.6亿元,比年初增长1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3.5亿元,比年初增长16%。全社会保险意识进一步提高,保险业务发展迅速。全年保险总金额2836.3亿元,保费收入15.57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7.31亿元,寿险保费收入8.26亿元,全年保险赔款(含即付支出)金额6.07亿元。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共引进19个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21个表演团队,演出106场,是历年来引进境外演出团体和演出场次的最高数量。中国交响乐团、国家民乐团、东方歌舞团、前线歌舞团等80多个国内表演团队来宁波演出1500多场,观众达到10多万人次。围绕重大庆典,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型文化活动高潮迭起。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国际科技发明展览会开幕式大型科幻晚会《飞吧,金翅膀》、第三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开幕式《霓裳海》以及为欢庆建国50周年举行的以广场文化为重点的30多项系列活动。象山县组织的中国石浦开渔节、鄞县举办的中国梁祝婚俗节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保国寺宁波青铜器陈列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二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全年出版的公开发行报刊16种,内部报刊和内部资料74种;宁波出版社共出书134种,总印数204万册。《宁波五十年》、《经济文化发展论--宁波迈向21世纪的选择》、《日月换新天》等图书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全年图书流通56.7万册次,为市民提供了较好的文化服务。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专业卫生人员2.33万人,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医生9298人。市第二医院住院楼竣工并交付使用。农村卫生工作成绩显著,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比例达到87.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划免疫四苗覆盖率达到99.7%,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宁波在第四次全国卫生城市检查中取得了优良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