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6.6%。年末全市共有小学605所,在校学生45.95万人;初中263所,在校学生23.55万人;普通高中82所,在校学生12.42万人。全市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96.62%,比上年提高1.61个百分点。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由上年的70.6 %上升到72.1%。普通高等院校36所,在校学生37.36万人,比上年增长6.17%,其中在校研究生2.3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55%,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全市已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38所,解决了1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累计成立教育集团51个,188所中小学实行名校集团化办学。 科技。2006年全市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项15项。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0719件,专利授权量572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40.5%。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39.5%,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7.78%提高为8.63%。至年末,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5家,省级895家,市级139家;培育认定省级研发中心92家,市级研发中心191家。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2006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9个;公共图书馆13个,总藏量903万册;文化馆14个。全年文艺作品创作获国家级奖项65个,获省级奖项135个;市属广播、电视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1个,省级奖项59个。全市电视覆盖率和广播覆盖率分别达到99.59%和99.77%。年末全市有线电视入户数达到177.0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75.01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9.6%、36.5%。全年共出版报纸16.92亿份、杂志0.71亿册、图书2.46亿册。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文化活动。 卫生。2006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300个,其中医院125个;拥有床位3.4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6万张。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1.8万人,注册护士1.5万人。农村卫生服务得到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7.42%,自来水受益人数426.96万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370.08万人,比上年增加19.47万人,参保率由上年的89.64 %提高为94.44%,乡镇覆盖率达100%。全市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上年的6.62‰、8.84‰下降到4.83‰、6.69‰。 体育。2006年,杭州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金牌8枚、银牌10枚和铜牌10枚;参加全国比赛获得金牌20枚、银牌15枚和铜牌18枚。在第13届省运会上,杭州代表团获得金牌和总分“两个第一”。全市兴办区、县(市)级以上健身活动1569项次,参加人数达86.05万人。成功举办了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杭州天目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商业杯”国际城市围棋邀请赛、杭州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薄弱环节是:经济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亟需加强,固定资产投入相对不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待增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节能降耗、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十分艰巨。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