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一、资源与环境 耕地总量保持平衡。全市62个开发区(园区)予以撤销,开发区(园区)总面积由原来规划的12585公顷减少到5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448.60万亩,土地开发利用复垦整理新增耕地面积2.4万亩。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1.68万公顷,与上年基本保持平衡。 电力供求矛盾突出。全年全市社会用电量为80.4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工业用电量63.97亿千瓦时,增长35.0%;生活用电量9.13亿千瓦时,增长13.5%。全年全市用电供电最高负荷为121.63万千瓦,增长14.7%,电力供需缺口已达50万千瓦。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市环保系统人员613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32人,初级职称238人。泰兴市通过了国家生态示范区的考核验收,全市创建成环境优美乡镇7家,生态示范村30家。扩建烟尘控制区6个,面积达121.91平方公里;扩建环境噪声达标区6个,面积达104.58平方公里。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为56.7%,位居全省第一;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2.4%,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9%;泰州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优良)以上的天数占总天数的86.9%。泰州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02.77万人,比上年下降1.8‰。其中,市区62.81万人,增长8.3‰。全市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4.4%,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新出生人口3.80万人,出生率为7.55‰;死亡人口3.82万人,死亡率为7.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增长13.8%;人均消费性支出6318元,增长10.0%。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增长12.1%,是建市以来最快增长速度;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24元,增长12.2%。全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3188元,增长15.4%。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8.1平方米,增加1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1.2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就业局势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全年劳务输出总人数达8.3万人,全市累计输出转移人数达143.11万人。全年各类培训人数达4.66万人。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达97.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共保障7704户16750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213万元。农村扶贫8400户,脱贫5717户。 社会治安良好。海陵区、高港区、靖江市、姜堰市被评为2004年度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6%以上。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组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