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固定资产投资成果显著。全年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459个,施工项目577个,竣工项目358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规模279.80亿元,增长57.7%。全年项目建成投产率62.0%,新增固定资产51.91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3.8%。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3.05亿元,其中:宁靖盐高速公路完成1.80亿元,江平公路高港段完成5600万元,江平公路靖江段完成1.54亿元,328国道姜堰绕城段完成2100万元,姜八公路泰兴段完成2004万元,姜八公路姜堰段完成5352万元,S316黄桥至沿江开发区完成2.62亿元,沈马公路完成5600万元,戴南张郭连接线完成3100万元,昌合公路完成1300万元,高兴东公路兴化城区过境段完成4000万元,农村公路完成2.84亿元。宁启铁路泰州段轨道全线铺通。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了凤凰河续建、翻身河新区段整治等一批城市防洪工程。沿江14座小型闸、3座中型闸的加固改建工程已全部结束。已疏浚中沟以上河道210条。城市电网进一步改造,市区220千伏双墩(北郊)变电所建成投运,500千伏泰兴变至斗山变线路工程顺利实施。全年共完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8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按城乡分,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17.45亿元,增长13.4%;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56.31亿元,增长10.4%。按营业方式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49.34亿元,增长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50亿元,增长33.5%;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2.92亿元,增长33.9%。 市场建设持续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市场357个,其中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33个。全年市场成交额20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六、外向型经济 利用外资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年协议利用外资4.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6%;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增长67.6%。韩国投资成为增长亮点,全市新批韩资企业13家,协议外资4408万美元,是上年的2.8倍;实际利用外资3780万美元,是上年的7.4倍。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明显,增资项目达到50个,是上年的1.4倍;新增协议外资1.03亿美元,是上年的2.8倍。三次产业利用外资同步增长,一、二、三产业新批外资项目分别为11个、182个和24个,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80万美元、1.56亿美元和3723万美元,分别增长42.9%、68.7%和60.6%。 开发区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年五个省级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3.11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协议利用外资2.86亿美元,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1.33亿美元,增长4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2亿元,是上年的2.4倍;实现财政收入27827万元,是上年的1.5倍。 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全年自营出口6.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0%。其中,三资企业出口3.1亿美元,增长71.9%;私营企业出口8247万美元,增长38.9%。三资和私营企业出口分别占全市份额的49.9%、13.0%。机电、化工、纺织服装三类商品出口共占全市份额的72.5%。2003年,全市出口市场有155个国家和地区,同比新增14个。对亚洲出口达3.1亿美元,占全市份额的49%。对欧洲出口增幅达82%。自营出口队伍不断扩大。全年有出口实绩企业发展至330家,比上年增加67家。 外经工作发展势头看好。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外派劳务实现营业额1.52亿美元,增长28.9%。新获权企业业绩显著,至上年末,全市具有外经经营权企业增至8家,外经队伍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8.4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16万美元,增长1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40亿元,增长5.6%。接待海外游客2.14万人次,增长19.1%;国内旅游人数349.87万人次,增长5.6%。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32.85亿元,比上年增长8.3%。交通系统内完成客运量1467万人次,下降2.4%,旅客周转量162898万人公里,下降8.6%;完成货运量198万吨,下降10.0%,货物周转量21090万吨公里,增长24.0%。港口货物吞吐量1111万吨,增长32.1%,其中泰州港区吞吐量806万吨,增长145.0%。年末拥有等级公路311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0公里,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化公路比重为94%。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49538辆,其中私人汽车14360辆。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7.36亿元,增长9.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41.20万户,增长13.2%;移动电话用户数94.10万户,增长40.7%。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6.7部/百人,比上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年末互联网注册用户11.31万户,增长179.5%;宽带网用户3.09万户,增长183.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6.26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0.2%,财政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9.66亿元,同口径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36.59亿元,同口径增长23.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57亿元,同口径增长23.6%。 财政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年财政支出5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基本建设支出2.30亿元,增长15.4%;农林水利支出2.80亿元,增长32.4%;医疗卫生2.12亿元,增长24.8%;社会保障补助1.23亿元,增长45.4%;科学0.10亿元,增长41.3%。 各项存贷款快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607.98亿元,比年初增长21.1%,其中:企业存款162.88亿元,增长3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02.13亿元,增长17.1%。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353.28亿元,增长21.6%,其中:短期贷款273.79亿元,增长14.4%;中长期贷款51.57亿元,增长41.6%;个人消费贷款20.46亿元,增长59.5%;农村信用社贷款76.81亿元,增长23.0%。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保费收入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43.0%,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15.65亿元,增长52.0%。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第四届经贸科技洽谈会胜利召开,共签订正式协议228项。全年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42项,星火计划13项。全市申请专利1000件。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产品65项,新认定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新创2家省级技术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16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3.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44.39亿元,增长37.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2.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