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扬州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活力较强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方财力再上台阶。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增幅首次超过省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1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389元,突破2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25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3:56.2:34.5。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增长26%。一般预算收入49.5亿元,增长26.2%。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生产总值达3422亿元,接近前20年的总和;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80亿元,是“九五”总量的2.9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2000年7.2%提高到2005年12.7%。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增长24.2%。其中,城镇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22.42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农村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95.1%。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1%,比2000年上升22个百分点。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沿江高等级公路全线基本贯通;扬州港3号、4号泊位建成投产,发电厂扩建工程2×3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二电厂二期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初步建成。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投资总量达到1311亿元,为“九五”期间投资总额的2.2倍,超过建国以来前50年全部投资的总和。至“十五”期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近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40公里,在全省名列前茅。

农业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71亿元,现价增长7.3%;粮食播种面积357.51千公顷,比去年扩大21.15千公顷,粮食总产226.4万吨,比上年增产21.4万吨,增长10.5%;油料产量12.28万吨,下降10.4%;蔬菜产量128.15万吨,增长6.4%;水产品产量35.6万吨,增长6.5%。全市农业优良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已达70%和80%,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9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达到214个、131个和27个。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5年,4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0.7亿元、利税5.2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5%、24.9%和15.1%。

工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全市着力抓好工业“双创”和“三重”,强势推进工业第一方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04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48.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31.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私营经济产值比重分别为18.8%和46.2%,同比分别提升了1.5个和1.1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388.8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23.3%,工业增加值增幅“十五”以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同步增长。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70.1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209家;实现利税102.4亿元,增长24.6%,利润50.8亿元,增长30.3%;工业产销率为97.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0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2045亿元,比2000年增加1156亿元,增量超过2002年全年总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比2000年增加822家,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增加847.3亿元和239亿元。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2.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其中,工业用电量60.32亿千瓦时,增长10.3%。

建筑业

建筑企业稳步发展,劳动效率持续上升。全市建筑企业施工总产值420亿元,增长18%,实现利税15.27亿元,增长14.8%。全年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5244万平方米,增长24.9%;房屋竣工面积2724万平方米,增长24.7%。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平稳发展。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34.19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3.14亿元,同比增长14.3%;商品房施工面积706.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7%;商品房竣工面积280.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商品房销售额66.82亿元,同比增长27%。

邮电通讯和交通运输业

邮政业务稳步增加,电信事业加快发展。全年邮电通讯业实现业务收入26.56亿元,增长17.5%。公用通信能力提高,邮政新型业务迅速发展。年末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8.2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7.3万户。

交通运能不断扩展,客货运量较快增长。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61.5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2%。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周转量51.5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5.9%。全社会港口货物吞吐量4634万吨,增长24.3%,其中扬州港(长江)货物吞吐量3527万吨,增长17.2%。

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城乡消费品市场同步增长。“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五年平均增速为12.5%,比“九五”年平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24.3亿元,增长16.9%;餐饮业33.8亿元,增长13.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87亿元,增长15.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6.7亿元,增长15.8%。分经济类型看,私营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43.4亿元,增长15.9%,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4%。

物价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9%,涨幅比去年同期低2.0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0.6%,涨幅比去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累计上涨1.9%,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7%。

旅游业

旅游经济加快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136.91万人次,增长23.3%;旅游总收入104.6亿元,增长36.1%。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113.05万人次,增长23.2%;国内旅游收入92.36亿元,增长36.8%。接待入境旅游23.86万人次,增长26.9%;旅游外汇收入1.52亿美元,增长39.6%。信息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5.66亿元,同比增长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