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又有新进展。编制“一体两翼”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实施新一轮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工程,完成投资116亿元。新改建解放北路、平山堂东路和大水湾步行桥等“七路一桥”,翻建街巷48条。城东客运中心投入运营,万花园二期、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基本完成“双东”历史街区“一片十点”修复,启动东关街二期工程。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新增污水管网260公里,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设施)13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3.6%。7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区域环评,162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7%和3.1%。绿化造林1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1%。市区新增绿化面积151万平方米。11个乡镇(街道)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创成国家和省级生态村18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2008年末,我市户籍总人口为459.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487人,增长0.12%。全市登记出生人口3.48万人,出生率7.58%。;死亡人口2.94万人,死亡率6.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9%……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98元,比上年增长15.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450元,增长1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0.3%和7.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9.1亿元,比年初增加187.64亿元。 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就业同步推进,全市新增就业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就业服务体系渐趋完善。培训就业再就业人员6万人、农村劳动力8.9万人。3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7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6.3%、96.5%和97.1%。农民工参加三大保险人数稳步增加。新型农保参保人数35万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村改居”工作积极推进。稳步增加职工退休金。逐步提高低保户补助标准,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80%。 扬州市统计局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人均GDP按省反馈常住人口计算。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