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扬州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沉着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努力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3.29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3.4%,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一产增加值117.47亿元,增长5%;二产增加值897.71亿元,增长13.8%;三产增加值558.11亿元,增长14.5%。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69:57.02:35.29调整为7.47:57.06:35.47,一产下降0.22个百分点,二产提高0.04个百分点,三产提高0.1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2.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市直工业、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深入推进,12家企业改制取得积极进展。市政公用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做好企业上市工作,3家企业申报材料已报证监会,1家通过审核;1家企业在境外上市。农村税费、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767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推开。邗江泰和、高邮汇通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挂牌营业。

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成效。2008年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综合实现程度超过9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25个指标中有21个指标达到目标值,比上年增加了3个。分别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产量达269.4万吨,比上年增长5%;油料7.95万吨,增长4.5%;棉花6024吨,下降3.2%;蔬菜136.4万吨,增长8.1%;肉类总产量16.5万吨,增长3.1 %;禽蛋产量11.9万吨,增长2.6%;水产品37.38万吨,增长2%。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0.4万亩,累计达199.5万亩。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新引进项目50个。7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161.6亿元,增长21%。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检测,新增“三品”品牌53个,新增农产品规模加工企业22家。全市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0.7亿元,增长17.2%。其中农业产值98.68亿元,增长15.9%;林业产值6.78亿元,增长16.4%;牧业产值49亿元,增长27.5%;渔业产值66.7亿元,增长17.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74亿元,增长6.8%。新创全面小康村32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7个,新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318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2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517.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实现工业增加值906.6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65.9亿元,增长36.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4.6%,提高2.3个百分点。机电装备、石油化工、汽车船舶分别实现产值1214.1亿元、726.9亿元和44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3%、22.3%和63.9%,三大产业总产值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2%。

分轻重工业,轻工业完成产值911.72亿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比重25.9%;重工业完成2605.84亿元,增长38.1%,占全市比重74.1%,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高出轻工业48.2个百分点,增幅高出轻工业9.5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国有企业完成产值138.45亿元,增长28.6%;集体企业完成200.45亿元,增长32.4%;股份合作企业完成51.91亿元,增长46.7%;股份制企业完成1870.71亿元,增长3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920.77亿元,增长33.4%;其他类型企业完成335.27亿元,增长41.7%。

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底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已达567家,比2007年增加156家,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9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4.9%。全市实现利税过千万的工业企业已达382家,比上年增加95家,合计实现利税225.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利税的83.1%。

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33.7亿元,同比增长34.9%;实现利税271亿元,增长19.5%。

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万吨 40.18 2.9

天然原油 万吨 171.01 0.5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21.40 -6.4

烧碱(折100%) 万吨 32.35 -7.7

合成纤维聚合物 万吨 167.61 -2.8

水 泥 万吨 194.36 -1.9

钢 材 万吨 138.37 27.3

塑料制品 万吨 32.65 -2.1

纱 万吨 13.29 -3.1

服 装 万件 31505.38 86.6

化学纤维 万吨 79.60 -1.9

金属集装箱 万立方米 299.71 12.6

民用钢质船舶 总吨 1277673.80 90.6

通信电缆 万对千米 208.24 -4.6

电力电缆 万千米 40.22 5.4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其中,工业用电量100.39亿千瓦时,增长5.9%。

建筑行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1012亿元,增长26%。全年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9766万平方米,增长18%;房屋竣工面积4714万平方米,增长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0亿元,增长32.3%。其中,规模以上城镇项目完成投资896.3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农村项目完成投资282.5亿元,比上年增长32.7%。2008年全市在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2101个,比上年增加163个,增长8.4%。其中城镇在建项目872个,增加3个,农村在建项目1229个,增加160个。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7.6亿元、634.6亿元和307.9亿元,增长54.8%、40.2%和18.7%。其中,工业投资633.16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6.7%。全年完成民间投资710.4亿元,增长38.9%,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6.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4.8%。

房地产开发稳定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住宅投资108.8亿元,同比增长35.6%;办公楼投资3.1亿元,同比下降9.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8.4亿元,同比增长32.2%。施工面积1149.6万平方米,增长20.6%;竣工面积394.5万平方米,增长21.9%;商品房销售面积303.4万平方米,下降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