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盐城市统计局 (二○○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2008年,是宏观经济环境异常复杂、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一年。面对严峻形势和各种困难,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运行基本稳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消费市场日益繁荣,对外经济难中求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综 合 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万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16亿元,增长45.7%,实现了两年翻一番;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3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78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增长15.4%。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18.9:47:34.1调整为18.2:48:33.9,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了0.7个百分点。 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成效。从总体上看达标程度明显提高,全市全面小康总体评价得分达到91.25分,比上年增加4.75分。从构成全面小康指标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看,生活水平实现程度最好,达到92.39%,比上年提高6.76个百分点,是四大类中提高幅度最高的一类;生态环境实现程度达92.20%,比上年提高3.47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达91.43%,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实现程度达88.90%,比上年提高6.51个百分点。从具体指标看,25项指标中已有13项指标达标,比上年增加2项,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其他11项分别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我市农业生产连续五年实现丰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8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农业307亿元,增长10.1%;林业14亿元,增长8.4%,牧业179亿元,增长10%,渔业116亿元,增长7.1%,农业服务业43亿元,增长9.7%。全市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粮食总产603万吨,增长10.9%;棉花总产20.1万吨,下降8.7%;油料总产33.6万吨,增长12.9%;蔬菜814.4万吨,增长8.8%。肉类产量达66.0万吨,增长15.3%。水产品总量达到94.1万吨,增长6.9%。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具备认证资格的优质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2008年底无公害产品发展到320个,绿色食品172个,有机食品42个。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已发展到910个,比上年增加103个。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80万千瓦,增长9.4%。大中型拖拉机1.11万台,下降44%;联合收割机12961台,增长31.1%,农用排灌动力机械86.95万千瓦,全年机械植保作业面积1797.45万亩。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培植支柱产业、骨干企业、产业集群,努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工业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达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73亿元,增长18.1%。面对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不利影响,全市广大企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来增强企业赢利能力,工业经济整体效益水平大幅上升,运行质量显著改善。主营业务收入2385亿元,增长35.3%;利税总额187亿元,增长34.2%;利润总额88亿元,增长27%,全市工业用电量 847142亿千瓦时,增长10.6% 。全市销售过亿元的企业数518 户,比上年增加138户。 建筑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7.95亿元,比上年增长4.5%,从业人数达34.02万人。承建施工面积5248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387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每人13.1万元。综合施工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新承接高层建筑626幢,其中超高层53幢。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我市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推进,强化和推进招商引资,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首次超千亿,达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增长38.3%;工业投资610亿元,增长40.3%。全市规模以上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13.1亿元,同比增长38.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89.7亿元,同比增长21.5%。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精心组织实施八大类重点工程和工业“三百工程”。全市八大类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70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33%。全年规模以上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5.1亿元,同比增长38.8%。新LED和光伏、风电设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苏北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在响水建成下水,东台、大丰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建湖县被批准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服务业项目,亭湖城北现代物流园等3个服务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开始起步,建成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东进路文化休闲美食一条街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能力有所增强。大丰港一类口岸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线,并成为直航台湾港口;盐城机场开通大连、桂林、昆明和哈尔滨新航线,到北京实现了大飞机“天天飞”。全市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公路总里程1757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5118公里,高速公路达324公里,一级公路达487公里,二级公路达2224公里。客货运输稳定发展,全社会客运量9176万人,比上年增长10.1%,旅客周转量77.36亿人公里,增长9.99%;全社会货运量10786万吨,增长9.73%,货运周转量156.58亿吨公里,增长9.72%。盐城南洋机场飞机航行815架次;航空客运量10.2万人次,增长38.2%;航空货邮运量597.3吨,增长7.4%。 邮电业务平稳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48.8万户,比上年下降1.43%,其中市话年末用户128.2万户,下降3.6%;农话年末用户120.6万户,增长1%;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30.72部。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11.45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28.7万户,增长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