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无锡市统计局

无锡市统计局

2008年2月27日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一当好,三争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要求,积极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5203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8926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1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26万人,净增就业8.45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5.37万人,帮助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3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8%。

民营经济继续稳步壮大。全市民营经济延续上年的良好发展态势,总量继续扩张,规模继续壮大,效益提升,活力增强。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26.42万户,比上年净增1.88万户,从业人员155.56万人,注册资金225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8.5%,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637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上缴税金267.25亿元,比上年增长28.7%。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827.71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市场物品及服务价格增长较快。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涨幅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5%,消费品价格上涨4.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5%。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市区

居民消费价格 3.8

食品 8.1

烟酒及用品 2.8

衣着 3.3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2

交通和通信 -0.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

居住 4.2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认真落实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上有利的气候条件,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80.10万吨,比上年增长2.9%。油料总产量1.76万吨,其中油菜籽1.69万吨,分别下降39.7%和39.9%;蚕茧总产量347吨,比上年下降11.9%;茶叶总产量6791吨,比上年增长14.5%;水果总产量122390吨,比上年增长14.6%。

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25.3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3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为9.7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41千公顷。蔬菜面积36.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04千公顷。

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136809吨,比上年下降4.3%,其中猪牛羊肉88382吨,比上年下降5.3%;禽蛋总产量31511吨,比上年增长27.9%。奶牛存栏2.67万头,比上年增长3.1%。全年水产品产量12.92万吨,比上年下降1.6%。

表2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801022 2.9

油料 17597 -39.7

油菜籽 16888 -39.9

蚕茧 347 -11.9

茶叶 6791 14.5

水果 122390 14.6

肉类 136809 -4.3

水产品 129219 -1.6

经济强镇培育再见成效。53个经济强镇(含10个涉农街道)实现工商两业销售收入87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工业企业销售收入6695.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商业企业销售收入2077.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2%。澄江、华士、周庄等镇(街)工商两业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官林镇超过500亿元,夏港镇、新桥镇、钱桥街道等3个镇(街)实现工商两业销售收入超300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良好。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的推进。科学制定现代农村规划。加快实施农村“三个集中”,并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的自然村1266个。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累计建成“四有”示范合作经济组织260个。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和产业化发展,全市累计建成有规模、有特色、有水平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区或观光园区15个。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农村养老保障综合覆盖率87.5%。着力造就现代新型农民,全市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比例达到79.8%。大力推进农村造林绿化,全市完成乡村道路建成林荫道比例达74.9%。大力帮扶农村困难家庭。推进现代化新农村示范镇村争创活动,全市创建成省级卫生村的比例达到7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8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8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224.75亿元,比上年增长9.3%;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三资企业实现增加值768.29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89.23亿元,比上年增长9.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2007年全市统计的263只主要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80只,占全市统计产品数的68.4%,产量增幅超过15%的有92只,占35.0%。

表3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洗衣机 万台 217.13  1.4

塑料制品 吨 1140393  -2.8

纱 吨 579041  16.9

布 万米 65166.80  -22.0

呢绒 万米 19260.61  8.4

服装 万件 49249.49  7.6

合成纤维 万吨 278.76  17.2

化学原料药 吨 961  -17.3

烧碱 吨 173014  7.2

分立器件 万只 2461843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