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运输邮电业: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34.85亿元,比上年增长6.8%。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全市机动车增多,社会运输能力提高。年末拥有机动车73.93万辆,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汽车8.91万辆,增长18.2%;拥有机动船舶3740艘,比上年下降15%。全年完成客运量1631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9674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和5.4%;完成货运量7443万吨,比上年略有下降,货物周转量482165万吨公里,增长5.2%;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408万吨,比上年增长3%。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84.62万门,比上年净增35.68万门。其中市话交换机容量139.21万门。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456皮长公里。城乡电话用户达116.21万户,新增20.9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98.47万户,公用电话2.3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2.6%和18.3%。年末固定电话达219.45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7.82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8.19万部和38.33万户;全市话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8.5部,比上年增加19.7部。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31.65万户,增长7倍。 国内贸易业:全市商业企业抓住“假日经济”机遇,积极调整布局结构、商品结构和业态结构,通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增加信贷消费等措施,促进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国内商业增加值20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连锁商业蓬勃发展,连锁业态已扩大到3种。年末全市连锁超市82家、连锁网点243家,全年连锁商业销售额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电子商务和网络销售开始起步。 消费品市场购销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5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9.33亿元,增长2.6%。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5.26亿元,增长9.3%;餐饮业零售额46.29亿元,增长22.1%;其他行业零售额6.21亿元,下降0.3%。市场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年新建专业特色市场11个,年末拥有各类贸易市场478个,其中年成交额超10亿元的市场有13个。全市城乡商品市场成交额527.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 市场物价:市场物价基本稳定。2000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6,降幅较上年缩小2.2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出现止跌回稳的态势。在居民消费价格所统计的八大类中:服务项目的涨幅列首位为8.5%;其次是居住类为5.6%;其他六类仍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衣着、医疗保健均下降0.8%;家庭设备及用品下降0.9%;食品下降2.3%;交通和通讯工具下降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下降3.2%。 金融保险证券业:全市金融业进一步加强监管,积极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在总量扩张的同时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完成46.9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78.35亿元,比年初净增115.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12.39亿元,比年初增加48.91亿元。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414.6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2.9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9.86亿元和23.17亿元。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608.8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6.6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42.65亿元和9.53亿元。全年银行现金收入2590.72亿元,现金支出2586.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4%和23.1%,现金回笼4.0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人寿保险收入14.11亿元、增长18.7%。赔付总额5.22亿元,增长26.9%,其中人寿保险赔付2.61亿元,增长69.1%。 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全市累计上市公司13家,发行股票15只,累计募集社会资金70亿元,其中当年发行股票2只,募集社会资金17亿元,至2000年底又有1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4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房地产开发规模适度,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57.0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36.76万平方米。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住宅消费增长加快。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18.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6%。其中,住宅销售197.34万平方米,增长23.2%。个人购房比例迅速提高,在商品房销售中,个人购房的比重已达86.2%。同时房屋二级市场置换交易比较活跃,市区私有房屋成交过户面积达22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3%。 旅游业:全市旅游业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新机制,依托重大节庆和重要活动,积极推动都市型旅游发展。全年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6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年末全市星级宾馆已达65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10家。全年共接待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海外游客32.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其中,外宾19.31万人次,增长24.2%;港、澳、台同胞13.45万人次,增长30.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7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国内旅游收入1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无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核,江阴、宜兴荣获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无锡中视股份三国水浒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点)。 二、改革开放 改革:全市改革工作着重围绕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确保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为重点,打好改革攻坚战,不失时机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城乡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列入国家“6599”脱困名单的26家国控企业,有11家企业扭亏为盈,扭亏企业户均盈利达309.55万元;另有11家企业通过实施转制、改制及资产重组退出了国有经济领域;其余4家大幅减亏,企业脱困面达84.6%。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也由上年的24.2%降至18.5%。全市684户市(县)、区属以上工业企业目前已改制610户,改制面为89.2%。其中14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117户完成了多种形式的转制;538户应改制的中小企业已有493户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放开搞活,改转制面达91.6%。 所有制结构合理调整,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猛。全市私营个体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私营个体企业15.5万户,从业人员53.77万人,注册资金191.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21.0%和37.8%。私营个体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17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0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亿元,上缴税金16.54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4.7%、21.1%、33.3%和15.2%,分别比上年提高2.0、3.5、5.2和1.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