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南京市统计局

南京市统计局

2008年3月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快速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深入推进。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605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1584亿元,增长16.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852元,比上年增长11.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6:49.0:48.4。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4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5.0%。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42.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7,比上年上涨3.7%。其中,食品类上涨11.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1%,衣着类上涨5.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0%,居住类上涨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9%,交通通讯类下降3.9%。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1.55,比上年上升1.55%。其中,轻工业下降2.73%,重工业上升4.38%;生产资料上升1.79%,生活资料上升0.34%。

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9.8万个。2007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超过70%。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6%。

全市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任务目标,推动小康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5项指标全部达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4项薄弱指标获得较大幅度提升并达到小康目标要求;上年已达标的21项指标继续得到巩固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项指标超过小康目标标准值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超过标准值20%。

二、农  业

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174.9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94.78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2.28亿元,增长10.4%,牧业产值35.32亿元,增长5.6%,渔业产值36.85亿元,增长7.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72亿元,增长8.2%。

全市粮食总产量114.17万吨,比上年增长8.4%,其中小麦产量23.74万吨,增长31.7%;稻谷产量79.85万吨,增长0.5%。棉花产量3936吨,比上年下降28.9%。油料总产量12.96万吨,下降24.2%,其中油菜籽11.99万吨,下降25.2%。蔬菜总产量276.98万吨,增长15.9%。

全年肉类总产量15.07万吨,比上年下降15.6%。禽蛋总产量8.59万吨,增长2.9%。奶类总产量11.43万吨,下降24.5%。水产品产量19.92万吨,增长4.6%。

年末全市累计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达232个,比上年增加23个;累计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149个,增加29个;有机食品47个,增加25个;累计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88万亩。

三、工业

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4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6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91.55亿元,同口径对比(下同),比上年增长22.3%。全年工业四大支柱产业(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实现总产值3984.60亿元,增长21.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8.8%。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770.14亿元,增长46.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3%,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12.01亿元,增长47.9%;实现利润369.25亿元,增长69.4%。工业产品出****货值1155.27亿元,增长20.1%,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0.3%。在全市476家有出****货值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过亿元的有90家。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粗钢 万吨 895.14 15.7

生铁 万吨 876.23 12.5

成品钢材 万吨 991.44 9.1

发电量 亿度 213.90 0.5

原油加工量 万吨 1972.79 6.7

水泥 万吨 1442.14 -6.4

民用钢质船舶 综合吨 616436 -9.8

硫酸 万吨 74.27 -2.5

纯苯 吨 586555 8.8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 吨 1682107 9.8

乙烯 万吨 145.59 3.9

卷烟 万箱 337.88 8.8

家用洗衣机 万台 209.38 7.0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24.51 -25.3

汽车 万辆 12.5 -5.3

摩托车 万辆 79.19 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86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445.97亿元,增长27.0%。

从不同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53.8%;第二产业投资936.97亿元,增长26.9%,其中用于工业的投资930.61亿元,增长27.0%;第三产业投资920.38亿元,增长6.0%。

从不同所有制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68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183.83亿元,增长25.1%,其中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343.40亿元,增长24.4%,私营和个体经济完成投资424.62亿元,增长25.0%。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7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

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周转量308.7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7%;完成货运周转量1786.45亿吨公里,增长4.7%。

全市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量如下:

运输方式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 24140.0 10.9


#铁路 万人 1794.2 19.9

公路 万人 21996.0 10.0

民航 万人 349.8 24.8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19848.3 7.9

#铁路 万吨 1080.0 -1.5

公路 万吨 12686.0 12.8

水路 万吨 6077.0 0.6

民航 万吨 5.3 11.5

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10859.0 7.6

#外贸吞吐量 万吨 725.8 2.4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箱 105.6 31.8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46.2万辆,比上年增长23.0%,其中本年新注册民用汽车9.3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31.3万辆,增长37.9%,其中,本年新注册私人汽车7.0万辆;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21.2万辆,增长40.8%,其中本年新注册私人轿车5.6万辆。年末城市地铁营运车辆达300标台,全年完成客运量8015.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