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高等学校扩招给南京教育事业改革带来新动力,全市城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各项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在宁普通高等学校30所(不含部队院校),在校学生13.24万人;普通中学306所,在校学生22.9万人;中等专业学校54所,在校学生7.73万人;小学1297所,在校学生47.88万人;幼儿园662所,在园儿童10.62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保持100%。成人教育和各类技术培训蓬勃开展,年培训规模达80万人次。全市农村非文盲率达98.5%,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文艺创作丰富多彩。在全国第七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中,有5部作品入选。在江苏省第三届戏剧节中,有12台戏剧荣获优秀剧目奖;有17台戏剧荣获新剧目奖。在江苏省第三届业余戏剧、曲艺大赛上,荣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4枚;有12个节目入选参加江苏省第四届音乐舞蹈节。全年出版报纸37种,发行11.96亿份;杂志278种,发行8557.04万册;市区新华书店销售图书2658万册。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0个,对国内广播节目套数达10套。拥有电视台4个,节目套数7套。有线电视用户达50万户。有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9个、档案馆16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92个。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318个,医院及卫生院病床2079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91万人。其中,医生1.61万人,护师、护士1.15万人。城乡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72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91张。以街道和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8.3%,四苗覆盖率达96.2%,儿童计划免疫保偿投保率达85.12%。妇幼保键保偿覆盖率达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相结合,全市共举办市级体育竞赛77项次,并先后承办了4项次省级比赛,5项次全国比赛和4项次国际比赛。南京市体育代表团在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上,荣获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后备人才奖”,并获得37枚奖牌,其中:金牌11枚、银牌13枚、铜牌13枚。同时还荣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后备人才输送奖”,在57个参赛城市中居第一名。青少年体育运动成绩斐然,全市29个项目代表队在省青少年比赛中获得金牌155枚、银牌108枚、铜牌118枚。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在校大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到96%。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市总人口为537.44万人,比上年增加5.13万人。其中市区282.28万人,增加5.91万人;五县255.16万人,减少0.78万人。全市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87.03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53.4%,农业人口250.41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46.6%。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5%。 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93.79元,比上年增长9.6%;人均消费性支出6448.63元,比上年增长6.5%。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全市有87.54万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超过95.03%;28.15万名离退休人员当期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建成住宅37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9.68平方米;出新小区累计58个,总计560万平方米。 再就业和解困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分流安置市及市以下所属企业下岗职工5.06万人,再就业率达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