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南京市统计局

南京市统计局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1998年是我市“三年面貌大变”的决战之年,也是经济运行中外部困难较多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围绕“三个加快,两个提高”的总体要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克服各种困难,积极落实各项关键性措施,保证全市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初步统计,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82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9.61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经济结构继续得到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6.4:50.8:42.8调整为6.0:49.6:44.4。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支撑和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5248元。

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效益欠佳,城乡一些困难居民家庭收入偏低。

一、农林牧渔业

全市实现了乡乡镇镇达小康。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继续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夏熟作物受灾减产的情况下,我市积极采取“以秋补夏”等措施,秋粮单产达542公斤/亩,比上年增长8.33%,秋粮总产达148.92万吨,比上年增长8.28%,均创我市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农林牧渔业不变价总产值达46.4728亿元,比上年增长5.044.6%。其中,农业产值25.8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0.73%;林业产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8.156.64%;牧业产值1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6.139.1%;渔业产值6.4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112%。

全年粮食产量176.91万吨,虽比上年下降3.07%,但总产仍属历史较高年份;油料产量10.65万吨,比上年下降27.14%;棉花产量0.48万吨,比上年增长7.48%;茶叶产量1592吨,比上年增长6.49%;蔬菜产量151万吨,比上年增长16.89%;肉类产量15.5914.90万吨,比上年增长5.66%;禽蛋产量4.28万吨,比上年增长15.5%;牛奶产量3.27653万吨,比上年增长9.68%;水产品产量9.693万吨,比上年增长5.291%。

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含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近2亿元,比上年增长约40%。1998年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4.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43%;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16台,比上年增加138台;小型拖拉机46994台,比上年增加减少175台;农用载重汽车2558辆,比上年增加89辆;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7.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0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18.2134万吨,比上年增长10.61%。农村用电量达11815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下降1.07%。建成达标防洪堤1480公里,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97.99千公顷。

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达小康的进程,使农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24元,比上年增长5.41%。

二、工业和建筑业

1998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209.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1%。

全市工业中公有制经济继续占据主要份额,全年国有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53.81亿元,集体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58.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下降3.1%。其它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397.29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4.9%上升到32.8%,拉动全市工业产值上升12.6个百分点。

轻工业的发展速度继续快于重工业。全年轻工业完成产值32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重工业完成产值886.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轻工业较重工业增幅高12.1个百分点。

1998年我市工业企业集团(公司)发挥规模优势,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资产规模居前10位的是:经济效益增速居前10位的是:

扬子石化公司南京医药集团

金陵石化公司南京桂花鸭(集团)公司

跃进汽车集团南京金陵制药(集团)公司

南京钢铁集团华东电子集团

中山集团南京金蛙集团

金城集团南京长江消防集团

南京晨光集团南京伯乐电器(集团)公司

南京同创集团江苏华宁电子集团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南京天环集团

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南京兰叶集团

1998年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7.5%。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1.68亿元,同比增长2.3%。但亏损企业情况仍较严重,全年亏损额比上年上升34.5%。

1998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9.5%,竣工各类房屋面积达634.2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76.69亿元,比上年增长7.12%,比上年的增幅回落3.48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8.34亿元,比上年下降1.84%;技术改造投资62.34亿元,比上年下降4.07%;房地产开发投资1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65%,增幅比上年提高34.05个百分点。

1998年我市国家重点大中型项目数为6个,项目总规模93.22亿元,为上年的70.2%。南京长江二桥工程克服特大洪水的影响,全年完成投资8.08亿元,完成计划的115.4%。

四、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在客运量继续增长的同时,货物运输量有所下降。

1998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周转量13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7%;完成货运周转量457.62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

邮电通信业务继续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2%。在电信业务方面,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6万户,年末达23.5万户;无线寻呼用户有所减少,年末为35.6万户;全年发展电话用户12.55万户,累计达到95.53万户;发展公用电话2.4万部,其中磁卡电话1201部,IC卡电话5048部。1998年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158.25万门。全市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已达2.4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79倍。在邮政业务方面,国际国内特快专递共完成118.6万件,比上年增长17.4%;邮政储蓄扭转了上年增幅下降的局面,比上年增长16.6%;集邮业务增长58%。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1998年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比上年增幅下降4.8个百分点。市区零售额311.19亿元,增长11.7%,占全市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1.4%;县的零售额35.5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县以下零售额35.62亿元,增长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