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汇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规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出台《南汇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试行意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速度,推动了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中汇、外贸两家公司转制进展顺利,中汇公司已完成资产审计及评估工作,目前正在对转制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外贸公司已开始资产审计和评估工作。全年全区共有23户企业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组织整顿和规范全区中介市场经济秩序。全区经过工商注册登记,从事或兼营中介业务的机构和单位共917户。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已有3951个城镇企事业单位、机关以及个体工商户共8.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全区3.1万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8%,单位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至年末,有16.3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已达93.0%,完成了11.1万张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新增养老床位90只,建造2个老年活动室。 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净增就业岗位11735个,完成年责任目标的139.7%。成功举办本区首批"4050"项目公开招、投标现场会,安置513名"4050"人员上岗。开发自主型和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65个,开发就业岗位1678个。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功能作用。为全区283户用人单位办理15679人次的上岗招聘手续,办理国内外劳务输出2138人。 国内合作 努力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和《上海市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创国内经济合作新局面。南汇对云南、西藏等地区对口帮扶与协作力度继续加大。年内顺利完成了三峡库区194户、809名农村外迁移民的安置工作。 对外开放 不断改善全区投资软环境,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配合全区"改进服务年"活动,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招商会和投资环境推介会。吸引了横店集团、同济科技产业园等大项目落户。全年共引进内资和私营企业3829户,注册资金达到48.7亿元,比上年增长46.0% ;引进企业上缴税金6.7亿元,比上年增长55.8%。在扩大对内招商的同时,坚持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拓展吸引外资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全年共新批 "三资"企业和增资项目104户,比上年增长121.3%,总投资4.6亿美元,增长178.9%,合同外资3.6亿美元,增长294.9%。 受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区外贸出口呈现低位运行态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67.6亿元,比上年增长3.1%。从拨交方式看,工业产品完成66.7亿元,增长3.8%,农副产品0.8亿元,下降33.0%。全年出口创汇总额3.8亿美元。 工业园区 康桥工业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增幅5.4个百分点 ;实现增加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上缴税金4.5亿元,增长21.6%。招商引资工作再创历史新高,超过沪郊9个市级工业区平均水平。全年引进外资项目50个,总投资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5% ;引进内资实体项目总投资2.4亿元,完成招税注册企业158个,新增注册资金5.9亿元。完成5.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率90%。房产、教育产业初具规模。康桥半岛一至三期基本完工,四期建设正式开工,绿宝园二期100幢别墅、罗山绿洲别墅已开工建设 ;中侨学校、中福会幼儿园、晓勇实验学校等项目已达成协议和实施,申花足球学校开学招生,申花俱乐部和足球队正式入驻,绿宝园中一座外国学校正在建设之中。康桥工业区正向城市化建设迈出大步,形成工业、房产、教育产业的大格局。 南汇工业园区形象开发成效明显,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6亿元,比上年增长52.0%,超出全区平均增幅35.9个百分点。全年引进工业项目39个,项目总投资23.9亿元,其中外资2105万美元 ;引进注册企业360户,注册资本4.8亿元。全年上交税金1亿元,比上年增长62.0%。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8400万元,增长12.0%。完成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率为80%。 惠南新城 惠南新城根据"办教育、引科技、兴产业、建新城"的发展思路,顺利完成了科教园区一期工程。完成科教园区基础设施7条管线及5条市政道路建设,建成观海路中港河桥一座,共计完成投资1亿元,道路面积12.2万平方米。建成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工商外国语学院、托普信息技术学院4所大学,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已正式开学,有近7000名学生入学。建成一流小区东城花苑二村,被评为上海智能化"四高"住宅小区的示范区,获市第二届优秀住宅规划设计奖,其中五街坊建筑被评为上海市白玉兰奖。南汇文化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总投资6000万元,正在建设中。引进外资企业1户,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引进内资企业52户,注册资本5.2亿元。 三、社会事业 科技 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83项。其中 :6项被列为国家级科技发展项目,57项列为市级科技发展项目。在市级科技发展项目中,17项列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0项列入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资金项目。加大企业创新力度,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至年末,全区镇级科普协会25个,区级学会、协会、专业技术研究会34个,会员4200人 ;新增民营科技企业560户,注册资本达7.5亿元 ;全年技术交易市场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12项,金额1110万元 ;申请专利150项。全年进行实用科技培训48次,举办科普讲座4400人次。 教育 坚持三个面向,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达标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4所中小学校舍达标工程。以课堂教育改革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南汇中学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师资队伍建设富有成效,与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就培训我区中小学外语骨干教师进行合作,全区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92.6%、98.7%和96.1%。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投资改革,推动教育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我区已有浦发中学、民办双翼学校、民办复旦康桥学校、申花足球学校、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附属中学等多所办学设施和条件均属一流的民办中小学。高标准、高质量实现教育优质化。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录取率达到98.4%,高考录取率达63.7%,比上年增长12.1%。全区拥有幼儿园79所,在园儿童13285人,比上年减少619人 ;小学29所,在校学生43083人,减少3393人 ;普通中学40所,在校学生39746人,增加2243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9715人,增加523人。成人教育发展良好。全年成人本科、专科在校学生10791人。此外,全年有13.5万人次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