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汇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文化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年内成功地举办了庆祝建党八十周年、桃花节文明单位创作等重大节目,1-12月区级创作节目105个,全区送戏入村进社区518场,观众27万人次。在全国和市级各项评奖中,沪剧《今年出怪》参加全国群星奖获银奖,创南汇文艺历史上最高奖项 ;获市十月剧展创作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表演奖一个。群众文化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至年末,全区拥有区文化馆1个,镇文化站24个,图书馆26个,图书馆藏书53.4万册,图书馆流通册数250万册次。南汇图书馆转轨为上海图书馆分馆。全年区、镇二级戏剧演出900场,放映电影2697场,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镇级广播站有25个,农村广播通播率100%。全年广播电视共播出9427.3小时,其中无线电视3108.1小时,有线电视1185.6小时,电台5133.6小时,36频道电视覆盖率达93.5%,全区有线电视村达到196个,占全区总村数的70.3%,有线电视用户达6.5万户。新闻出版事业继续发展。《南汇报》全年出版发行2万份。其中《南汇大写科技》、《南汇:今年改进服务年》等分别刊发于《解放日报》、《文汇报》头版头条。 卫生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互相配套、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3所。其中:医院6所,镇卫生院2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所1所,卫生监督所1所。至年末,全区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503人,其中高级职称133人,中级职称558人。年内各类医院诊疗病人194.6万人次,收治入院病人7.8万人次,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达到60.9%和33.0%。全区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4.3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5.1人,其中医生数2.5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也不断提高。全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男性达到73.2岁,女性达到79.2岁。 体育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年内成功地举办了"侨光杯"沪澳拳击对抗赛、新世纪首届"农行杯"领导干部运动会、第二届"建桥杯"围棋赛、南汇区职工广播操比赛等重要体育赛事。组织参加市健身大会,木兰拳获一等奖、老港镇男、女拔河队均获冠军。我区在市青少年运动会上,成绩稳步上升,共获得8个单项金牌,女篮获得郊区组冠军。区少体校向市一级运动队输送了16名运动员。全区的中小学校体锻达标施行面达100%,及格率达90.8%,良好率达到41.2%。 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发展。全区新增2个社区健身苑、32个居(村)委健身点,达到了每个镇都有健身点。目前全区共有91个健身苑点,建筑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全区年末户籍人口6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8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5.2‰,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1.2‰。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又有新提高。全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14573元,比上年增加12.4% ;据百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反映,农村人均纯收入为6096元,比上年增长4.8%。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6.0亿元,比年初增加13.9亿元。居民购买商品房踊跃,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平方米,液化气用户达到27万户。惠南镇、周浦镇新增天然气用户5000户。据百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每百户年末拥有耐用消费品,彩色电视机106台,电冰箱91台,空调机16台,摩托车101辆,电话机94部,微波炉32台,轿车2辆,移动电话39部,电脑10台。 五、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 南汇区四横六纵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白玉兰大道、远东大道惠南至大团段、申江南路共计27.8公里道路建设工程。沪芦高速公路坦直试验段已正式开工。全区279个村光纤电缆村村通 ;完成居民多层住宅平改坡工程 ;大团35千伏变电站建成投用,分别对全区87个村、40个村实行农村电网、水网改造。完成了区级河道10座农桥的改造。提前建成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累计建设垃圾房486座,配备人力车1067辆,收集桶86860只。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创建市级卫生村21个。建成法律援助中心。完成区政府政务信息网、区农业信息网建设。 环境保护 完成远东大道东侧2.3公里排污支管工程,加快城镇生活污水的集中收集和治理。抓好清洁能源改造,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继续抓好大治河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大治河两岸各1公里范围内坚决禁止新建小化工、小漂染等废水排放的污染项目,加强巡查,杜绝大治河沿岸企业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直排水体的现象。抓好城镇环境噪声、烟控达标区的复验工作,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建设。继续抓好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全年共取得环境监测数据34974只,其中获取地面水环境监测数据2160只,大气环境监测数据1407只,污染源监测数据22903只,全年监测水污染源427厂次,大气(烟尘)监测320厂次。噪声监测244厂次,禽畜牧场14户次。全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