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青浦工业园区 依托现有的先进制造业基础,青浦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与生产制造相结合的应用型研发中心,今年已经先后有日立电梯研发中心(该中心拥有中国最高的电梯试验塔台172米)、美国英威达研发中心、日本大昭和研发中心、日本高田汽车碰撞实验室等4个研发机构落户园区。海德堡集团等一批重点优质项目推进有序。 至年末,青浦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和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500大关,规模以上企业达510户,园区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6.3%。2008年吸引1户世界500强和3户国内外龙头企业落户园区,现已有21户世界500强和53户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园区。 青浦现代农业园区 为了能重展青浦稻米风采,重塑青浦稻米品牌,青浦现代农业园区结合循环农业研究,利用食物链关系,进行蛙稻生态种养。2008年建立了505亩蛙稻生态种养示范区,主栽品种有青角薄稻“老来青”,日本优质稻米“一目惚”等。进行水稻多品种、虎纹蛙不同放养密度的试验和示范获得了成功,水稻产量400公斤/亩,虎蛙产量250公斤/亩。 三、城镇建设和管理 新 城 区 建 设 自2000年开始,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推进青浦城市化建设,努力实现“绿色水都、佳居青浦”的新城发展目标,一座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正在水乡泽国崛起。在中心城区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围绕“东扩西进、先西后东、两线两片、组团开发”的建设思路,城市框架继续延伸。2008年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7亿元。南箐园、淀浦河城区段景观、浦仓路人行天桥如期竣工,瀚文学校、西大盈港双桥、淀山湖大道二期按时开工建设。完成6条4.5公里市政道路和8万平方米城市绿地建设,基本构建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和管线基础设施。青浦新城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从全球50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08年第七届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实事工程和重大项目 2008年完成区政府实事工程10项,投入资金约6.4亿元。其中当年度需完成的项目有8项,投入资金2.5亿元。 ――促进新增就业岗位33982个,完成目标的127.8%; ――建成4个小型公共运动场、15个农民健身工程、20个健身苑点; ――建成5个市级卫生村、93个健康村的卫生、健康村创建工程; ――完成4个文明镇、2个文明社区的文明创建工程; ――建成30个村标准化卫生室; ――完成城中东、西路2.4公里白改黑及管线入地工程; ――改造15285户有线电视老网; ――建成23条线路的村村通公交线; 跨年度项目有2件,投资3.9亿元; ――新建地铁徐泾站项目,投资3.5亿元,现前期动迁等工作基本结束。 ――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目前已完成选址及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等前期工作。 2008年初列青浦区重大建设项目24项,后根据需要又适度调整、增列了4项,现共28项。其中上年结转14项,新列14项。 公 用 事 业 2008年,全区水厂综合生产能力41万吨/日。年末供水管道长度1741公里。全年供水总量14625万吨,其中,生产用水量7606万吨,生活用水量5065万吨。城镇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100%。2008年度共铺设天然气管道36.2公里。年末天然气企业用户335家,居民用户62096家,年度内供应天然气395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30万立方米,其中企业用户2673万立方米,居民用气1279万立方米,年末用气人口24.8万人。2008年在新城区增设了运杰收费站,至年底全区共设7个天然气营运站、3个公用事业收费点。本年供应液化气8857吨,液化气用户15.1万户,用气人口52万人。年末天然气、液化气使用人口76.8万人,按2008年末常住人口83.9万人计算,普及率91.5%。 至年末,全区区管公路总里程达903.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3.3公里,二级公路369公里。 全区现拥有主要供电设备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34座,比上年增加4座,分别为新区、金桥、崧辉、新府变电站;10千伏配电站1090座,比上年增加27座。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区共有用电户数27.2万户,累计售电量38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7.6%。其中,工业用电量26.7亿千瓦时,增长2.3%,占总售电量的70.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户数23.5万户,用电量4.2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最高负荷为893兆瓦,比上年增长4.6%。 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得到有效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实施建设进展情况良好,白鹤污水处理厂和青浦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土建全部完成,设备安装分别完成95%和60%;青浦污水处理厂、青浦第二污水处理厂、金泽、西岑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全部完成,全区新增污水管网128.3公里。朱家角沈巷地区污水管网工程11月份已开工建设。至今全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4万吨/日,污水管网达到350公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自2006年建设至今,总计投入2.3亿元,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了试运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自2005年建成后,又继续投入资金1950万元进行了完善。 河道综合整治进展顺利,各镇、村级的8项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通过“千河整治”活动,整治后的河道面洁岸绿,水质改善明显。 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二氧化氮污染指标达到国家Ⅰ类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指标达到Ⅱ标准。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为331天,比上年增加10天,其中优于二级的天数比上年增加14天,优良率达到91.3%,比上年上升3.4个百分点。全区烟尘控制区创建面积498平方公里,涉及8个镇、3个街道,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面积17.02平方公里(青浦城区),对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区的降尘基本保持在6吨/km2·月以下,处于全市较低水平。 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上年水平,其中淀山湖水环境质量优于上年。青西的太浦河、大蒸港、北庄河、市河达到Ⅱ—Ⅲ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青东的淀浦河、东大盈港、西大盈港、新通坡塘、油墩港、上达河和环城河等骨干河道水质处于Ⅳ—Ⅴ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之间。 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青浦工业园区及其配套区共有890家企业污水进行纳管,15个老工业点已有326家企业污水进行了纳管;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污染达标率达到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