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2008年1月10日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绿色青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经济运行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测算,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亿元,下降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8.7亿元,增长14.7%,其中工业增加值248.8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149.1亿元,增长19.3%。在过去的五年中保持了年均19.8%的增长速度。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9:62.2:35.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体现出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新特点。

2007年全区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记录,达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比2002年增加99.7亿元,五年累计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2%。全区结算财力由2002年的25.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五年年均增长21.7%。2007年全区财政支出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9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占总投资比重为0.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4.5亿元,下降3.4%,占总投资36.5%,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3.9亿元,增长10.8%,占总投资62.9%,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商贸业投资10.5亿元,公共基础设施投资14.8亿元,分别占第三产业投资的11.2%和15.8%。

按投资主体经济类型分,内资企业完成投资105.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外资企业完成投资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农业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200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21.4亿元,比上年下降3%。其中种植业产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林业产值0.7亿元,增长2.2%;畜牧业产值2.2亿元,下降33.9%;渔业产值4.5亿元,增长1.5%。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922公顷,比上年增长4.7%,完成粮食总产量10.6万吨,比上年增长3.9%。

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10.6 3.9

油菜籽总产量 吨 2458 -34.6

蔬菜上市量 万吨 58 -5.2

生猪出栏

万头 13.5 -38.9

鲜蛋产量 吨 1609 -22.6

家禽产量 万只 18.7 -81.8

牛奶产量

吨 8584 -4.7

水产品产量 吨 29225 0.6

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共制定了18只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9个农产品质量标准,9个操作规程。“练塘茭白”、“白鹤草莓”通过了国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评审。

工业

全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明显提高,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1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与2002年相比,累计增长1.5倍,五年年均增长20%。其中,三资企业完成687.4亿元,增长21%;私营企业完成395亿元,增长13.5%;国有集体企业完成80亿元,下降8.8%。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7户,比上年净增106户,实现工业产值9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高于全区平均增幅2.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工业增长15.4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5.3%,比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全区“亿元产值”企业208户,实现工业产值664.4亿元,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5.9%。

“4+1”主导产业(现代纺织、精密机械、信息电子和印刷传媒四大支柱产业及文体类(休闲)用品制造特色产业)全年实现规模产值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占全区规模产值比重56.9%。

建筑业

至年末,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在地建筑业企业99户,其中一级资质企业7户,二级资质企业29户,三级资质企业57户,劳务分包资质企业6户。全年在地建筑业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亿元,比上年下降16.3%。

金融业

全区有各类金融储蓄机构12家,证券机构3家。年末企业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为254.5亿元和211.8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7.8%和5.9%。年末个人贷款余额61.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1%,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55.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5%。公积金贷款余额1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

国内商业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有序推进,“三区一圈”建设初具雏形。赵巷市郊商业商务集聚区建设已呈规模。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零售额7.7亿元。吉盛伟邦绿地国际家具村自2007年10月开业以来,已有152家国内外家具企业入驻,经营品牌300多个。新城商贸圈建设有新发展。百联桥梓湾购物中心等商业中心经营状况良好,消费增长保持上升势头。

200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比2002年增加8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9.6%。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吃的商品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1%;穿的商品2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用的商品6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烧的商品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颖商业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实现销售额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至年末,全区拥有商品交易市场37个,成交金额15.5亿元,比上年增长2.9%。

邮政通信业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8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函件业务量304万件,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国际函件2.2万件;包件收寄量14万件,比上年增长25%,特快专递达到29万件,比上年增长28%;报刊累计份数2275万份,与上年持平;集邮品销售近4000册。

200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到达数23.8万户,其中:住宅电话到达数16.5万户。小灵通用户5.2万户。ADSL端口容量达到9.1万个,增长28.9%,LAN端口容量达到3.7万个,增长17.1%。ADSL用户数6.8万户,增长30.3%,LAN用户2.1万户,增长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