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认真贯彻“稳中求进、有所突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前进,全区实现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三大产业运行良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 一、国民经济 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92.4亿元,按现行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5%,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亿元,可比增长6.1%,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9.4亿元,可比增长19.4%,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3.5%,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8亿元,可比增长9.8%,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8.7%,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3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实现财政收入22.43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中央级11.69亿元,同比增长28.4%;市级1.35亿元,同比增长48.5%;区级9.39亿元,同比增长21.7%。地方财政收入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5%。 第一产业 2002年,我区农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传统农业抓优化、设施农业抓发展、名特优新抓开发、科技管理抓创新、拓展流通抓营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以推行“家家富工程”为抓手,到2002年底止,全区共落实6.5万套管棚,总投资达到近2亿元,并取得一定成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和扶持了银龙蔬菜加工厂等一批龙头企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1.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种植业(含林业)5.6亿元,同比增长4.1%;养殖业5.8亿元,同比增长15.1%。粮经比例从1997年的65:35调整到2002年的36:64。 第二产业 2002年,全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工业增加值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建筑业增加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工业:2002年,工业生产取得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加大了力度,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年末,经济小区注册企业20698户,比上年增长31.5%;税收总额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14个镇的经济小区实现税收10.5亿元。全年引进内资项目411个,总投资68.3亿,到位资金20.3亿,同比增长53.8%。批准三资投资项目70个,比上年增加45.8%;投资总额27890万美元,同比增长145.4%;合同利用外资160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6.0%。完成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7.4%;全年外贸出口拨交额5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出口创汇6.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2002年末,全区拥有工业企业5748户,其中区属工业123户,占2.1%;镇村工业554户,占9.6%;私营工业5071户,占88.3%。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格)226.5亿元,其中区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6%;镇村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私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6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全区累计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04.8亿元,同长增长22.2%;实现工业利润总额7.7亿元,同比增长16.4%。 建筑业:2002年,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区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建筑业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建筑房屋施工面积12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0%;房屋竣工面积6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0%。 第三产业 2002年,全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5.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全区增加值比重为38.7%,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2002年,我区认真实施商业发展规划,积极调整商业业态,新建和扩建了农工商金山大卖场和欧州商业广场等一批商业设施,初步形成卫清路商业中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吃的消费品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3.4%;穿的消费品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用的消费品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9%;烧的消费品2.0亿元,比上年增长141.3%。集市贸易成交额67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房销售也呈上升趋势,2002年商品房销售额达67691万元,比上年增长32.0%。 金融保险业:全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74964万元,比上年增长6.2%。2002年末,全区银行、信用社、邮政存款余额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各项贷款总额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居民储蓄余额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中保系统全年保险费收入8068万元,保险赔偿金3597万元。 邮电通信业:2002年,邮电通信业又上新台阶,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6983万元,邮政业务收入4935万元,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达219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国内长途电话通话量为676.3万次;国际长途电话13.9万次;港澳长途电话10.8万次。 邮电综合通讯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年内全面完成城镇光纤“楼楼通”,在农村部分地区开展ADSL上网新业务(620户),宽带上网达到22024户,完成交换机总容量21.8万门,比上年增长5.8%。年末,全区城乡电话用户186767户,比上年末增长5.2%。 二、社会事业 科技:2002年,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区有8个项目被批准为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有1个项目被批准为国家创新项目,有6家企业被批准为市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数127件。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创建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基地6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1个,区级4个,并组织技术培训,参加培训人员10294人。 教育:随着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继续实施“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建、扩建山龙小学、枫泾中学等11所学校。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建立了“德国拜耳中国实训基地”。2002年底,共有小学36所,在校学生3.1万人;中学29所,在校学生2.9万人;小学入学率为99.9%,初中毕业合格率达98.7%,高中高考上线率95.39%,录取大学2237人。 文化、广播、新闻:2002年,全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共组织各类演出129场次,参演节目2000余个,参演人数1.4万余人,观众达22.8万余人次。年内举办了区第三届十月歌会、第五届金山农民画旅游节和金山第二届故事创作演出比赛,积极开展交流,成功举办了“纪念上海图书馆建馆50周年——金山农民画展”。 |